四川省园林植物大型病原真菌的分子鉴定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97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园林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是城市绿地中的主体,是城市巨大的绿色财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观赏植物引种栽培的种类持续增多,在生长发育中多种污染的复杂环境使其受到各种病害的侵扰,普遍发生病害,影响园林植物生长,同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研究在2009年10月-2011年12月于四川省各地市的公园、园林苗圃场采集园林植物大型病原真菌标本,共采集126个标本。新鲜子实体经组织分离、纯化后得到纯培养物,用传统的形态学特征对标本进行鉴定,与相关图志进行比较,最终确定44种四川省常见的园林植物大型病原真菌名录。用标本子实体或菌丝提取DNA测序共获得26个菌株序列信息,分别构建同源树,共鉴定出10个新记录病原菌。用传统的形态学鉴定和分子鉴定相结合,鉴定出的10个四川省园林植物大型病原真菌分别是:标本CGMCC3234为瑞克纤孔菌Inonotus rickii,标本Ht.1为瘤核垂幕菇Hypholoma tuberosum,标本Ab.1为二年残孔菌Abortiporusbiennis,标本99为黑管菌Bjerkandera adusta,标本104为薛凡尼炭角菌Xylariaschweinitzii,标本127为粗毛栓菌Trametes hirsuta,标本136为一色齿孔菌Cerrenaunicolor,标本131为浅囊状栓菌Trametes gibbosa,标本140为撕裂蜡孔菌Ceriporia lacerata,标本168为篱笆黏褶菌Gloeophyllum sepiarium。本实验室用形态学鉴定和分子鉴定相结合对这10个菌种标本进行鉴定尚属国内首次。
其他文献
植物类病变突变体(lesion mimic mutant)是指一类在没有逆境、损伤或病害情况下就能自发形成类似病原物侵染的坏死斑(lesion)的突变体。许多类病变突变体表现出与植物防卫过
纳米磁性材料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材料。颗粒大小介于1-100nm之间,由于其不仅具有纳米材料的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还具备磁性材
本文以细菌为模板,以硅树脂凝胶/介孔硅分子筛为外范,在微米和亚微米的水平上铸造成型了聚α-甲基丙烯酸的微生物模拟物。此类塑料微生物尺寸均一,形状与微生物相同(或相似)
附子二萜生物碱可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杀虫农药,本论文着重进行了可溶性液剂和可湿性粉剂两种剂型的研究。   通过溶剂筛选、稳定性和制剂处方等研究,得到附子二萜生物碱可溶性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