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克洛夫斯基文学批评中的普希金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rno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1893—1984),苏联著名的文艺理论家、作家、文学批评家,是形式主义学派创始人之一。目前学术界对什氏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其形式主义理论、陌生化思想、散文创作等方面,对什氏具体的文学批评却关注甚少。实际上,在什氏的学术生涯中曾对众多作家进行全面、细致的批评,其中涉及普希金的批评占据着重要地位。他的理论思想与具体文学作品批评既彼此独立,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本论文以什氏对普希金作品的批评为对象,探索其文学批评的思想与内涵,以便对其学术思想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为普希金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论文分为绪论、论文主体、结语和参考文献四部分。
  绪论中提出本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综述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阐明选题意义和创新之处,以及指出研究方法。
  第二章研究什克洛夫斯基论普希金作品主题,从历史小说主题、现实的高加索主题和贫穷的年轻人主题三方面阐释。通过颇具特色和代表性的主题批评研究,突显什氏对普希金作品主题的重视。
  第三章研究什克洛夫斯基论普希金作品的体裁特征,从独特的诗体形式和题词两方面入手,具体阐释二者对小说情节发展与体裁构建方面的作用与意义。
  第四章研究什克洛夫斯基论普希金作品的艺术手法,由民间语言艺术、时间艺术和“神秘的”现实主义艺术手法入手,分析普希金丰富、复杂的艺术创作手法,体现出什氏思想的发展及对作品艺术性的关注。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维克托·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1893-1984)是20世纪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创始人、文学批评家、作家。作为批评家,他在俄国、西欧乃至东方等各种文学研究方面都颇有建树,费·陀思妥耶夫斯基、斯特恩、李白等作家都在其批评视域下独放异彩。其中,什克洛夫斯基的陀学批评论著在学界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为陀学批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批评视角,其独特的批评方法及批评观点使之成为陀学批评史上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本文
当代语言学的显著特点之一是“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是以人为研究重心并尝试对人的认知过程做出合理解释的科学范式。在人本主义范式的影响下,心理语言学框架下的语言意识研究应运而生。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语言意识”一直是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界探索的核心内容。语言意识一定程度上深化了语言现象(语言)和心理现象(意识)之间的联系,对探究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思维和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语言意识中最突出的结构,语言
学位
歌曲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不仅是对人生经历和感悟的记录,更是承载着人们对情感的寄托。歌曲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展示了多样的认知方式,同时反映了人们的价值取向。歌词是以文字形式传达歌曲艺术价值的重要表达手段,隐喻则在歌词创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概念隐喻理论将隐喻上升到认知层面,隐喻成为人们的思维手段和基本行为方式。通过对歌词中概念隐喻的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于歌词中隐喻的理解,并在对比中了解俄汉歌词隐喻使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