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射性氡及其子体普遍存在于大气中。半个世纪以来,氡的双重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一方面,氡可以被人们广泛使用在地质、工业、医学等领域,为人类造福;另一方面,氡及其子体所致公众剂量及对健康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更是倍受高度重视。许多国家和地区对作为环境中氡最主要来源的土壤氡析出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与此相比,在我国有关氡的研究中,更多的集中在有关空气中氡浓度、室内氡浓度和土壤氡浓度方面,而氡析出率作为评价环境空气中氡水平高低的根源很少受关注。在某些高本底地区和窑洞地区,土壤及土质建材的氡析出问题已不容忽视。本文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空界面氡场及其辐射环境效应研究”项目(编号:40374051)与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培养基金“地-空界面氡辐射场的数学模型研究”项目(编号:2200337)研究基础上完成的。本文从氡的性质、来源、危害和防护等基础知识入手,首先阐明了进行土壤氡析出规律研究的意义。接着,对氡从土壤中析出的机理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作了详尽的分析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关于计算土壤氡析出率的经典理论或经验公式,建立了基于氡在土壤中扩散析出理论的简化计算模型。本文还详细的介绍了氡析出率的测量原理、仪器和具体方法过程,阐述了最终选择本院自行研制仪器的原因。本次设计是在成都理工大学校内进行了氡析出率测量的实践活动。通过对比模型计算的理论值与实验平均值,论证了模型的可参考性。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数据,分析了氡析出率随气象因素(气压、相对湿度、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其氡析出率随含水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土壤氡析出率的变化规律与温度、相对湿度成正相关,与气压成负相关。所有这些分析,给人们防氡带来更多的可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