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语境下的文本置换与文化焦虑——以《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小说与电影为例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520c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小说文本与电影文本表面上只是传播媒介的改变,实则两个文本对印度社会的反映各具偏向。小说文本立足后殖民语境展现印度社会的现代化转型,着重反映了宗教身份、精英教育、女性形象等问题的历史遗存与社会现状,表现了一张后殖民语境下现代印度“痛与笑”的面孔。电影文本立足东方主义构建了符合西方社会传统认知的现代印度,通过技术垄断、娱乐导向等方式维持印度野蛮、落后的形象。进而确立西方价值的正确,印度只有接受西方引领才能成功,创造了一张基于西方评判的现代印度“善与恶”的面孔。印度年轻一代的文化身份和自我认同伴随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呈现不稳定的现状,文化焦虑是困扰印度年轻一代和印度社会现代转型的阻力。  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其一,绪论。这一部分对《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既有研究加以归纳与总结,对后殖民主义的发展、关涉对象、特征等加以简要概括。立足既有研究的优缺点,并以此为依据加强对小说文本的分析,针对争议较多的部分给予基于自身理解的分析。其二,论文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下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立足叙述学分析《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小说文本与电影文本在叙述者、叙述层次、叙述时间、底本与述本等方面的不同,并提出小说文本的叙述缺陷。指出小说文本和电影文本的不同,受到技术(文字媒介、视听媒介)和叙述体裁的双重限制。第二部分,分析人物形象的置换,通过宗教融合的男性形象,西方价值规训的男性形象,印度国内及国外男性群像,社会转型中的现代女性形象,刻板印象的东方女性形象,印度国内及国外女性群像比较小说文本与电影文本背后不同的价值诉求。即小说文本重在反映印度社会,电影文本重在建构印度社会的整体偏向。第三部分,延伸一二部分的分析,上升到文化焦虑的讨论,一方面连接印度社会转型,西方影响的冲击与融合;另一方面,联合教育、媒介、文化对于年轻一代的影响。从技术垄断、娱乐导向、个体成长三个方面提出印度的年轻一代面对社会转型和文化冲击对于文化身份确立的文化焦虑。其三,对整个论文加以总结,从文本置换上升到文本背后的文化焦虑,反映文化焦虑对于印度社会及年轻一代的影响。
其他文献
该文试图通过对初盛唐间人文人生命观念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交替变化的发掘,来探讨在此影响下初唐山水田园诗的艺术发展轨迹.
对2008~2012年宁夏玉米高产潜力研究示范中产量突破15 000 kg/hm2的54个品次高产田群体产量构成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宁夏玉米高产田群体平均产量为16 927.01 kg/hm2,平
中唐爱情小说的兴盛标志着中国小说的成熟,它开创了新型爱情小说的先河.它的价值及其成就早基宋代就已被发现,而且它的故事模式和体裁形式对唐后的小说有很大影响.内外因的相
新时期以来,从平民的角度反映民众的生活、思想和追求的平民意识,成为文艺创作发展的一种趋势。本文论者认为,新时期文艺创作中的平民意识是凸显的,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平民意
介绍了一种基于复数矩特征向量的目标识别处理方法,推导了复数矩的表达式,给出了用计算机进行仿真试验的结果,验证了这种算法在目标平移、旋转和比例变化时的不变性.根据所提
现代旅游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促进了人们饮食消费模式的转变。绿色、健康、自然的农家宴新型饮食消费模式吸引了大批城市消费者。但是目前青岛崂山区的农家宴除了几个已经形成
该论文所论及的"海派"主要是指中国现代以上海为中心的文化审美现象精神表现特征,同时,兼及其整体化、多样化的历史文化内涵.在这个基础上,"海派都市小说"指在30年代以后,不
该文正文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人民"的文学在跃进.将对1958年的《人民文 学》进行现象扫描,分析展示那一年中国文学外在变化和主流状况.第二部分,"大跃进"的风格.将展示19
"打"是近现代汉语中一个使用范围很广的泛义词,"打V"近代汉语中出现的一种非常有特色的构词现象.该文依据历史文献, 对"打"的语源、语义泛化、"打V"结构中"打-"的词缀化及"打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