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北部白桦次生林降雨水化学及养分输入特征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zq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大兴安岭北部白桦次生林生长季内的大气降雨降雨再分配及其水化学特征进行野外观测取样及室内水化学测定,以研究白桦次生林降雨再分配特征及降雨水化学和养分输入特征。研究结果如下:(1)观测期间共观测到28场降雨,降雨总量为439.2 mm,单场降雨降雨量介于2.8~66.8 mm之间。降雨雨量级以小、中雨为主,观测期间仅有一场暴雨。7月降雨量最大,占降雨总量的45.15%。降雨再分配方面,穿透雨总量为372.60 mm,占降雨总量的84.80%,树干茎流仅为降雨总量的2.78%,林冠层截持率为12.42%,灌木层及枯落物层截持率分别为0.37%、26.67%。(2)降雨水化学季节动态变化方面,pH与TDS值在各层次降雨中变化都较小而金属元素中微量元素变化均较大。大气降雨中Mg2+含量最为稳定,其值波动在0.316-1.003 mg/L之间,变化最大的为N03-,最高、最低相差34.77倍;穿透雨中,阴离子中变化最大、最小的分别为N03-及P043-,而金属元素中Mg2+变化幅度仍最小,而Mn最高、最低相差了160.41倍;树干茎流的阴离子中,C1-变化最小,其值波动在0.148~2.115 mg/L,8O42-变化最大,最高、最低相差达132.94倍,金属元素中Ca2+含量变化最为稳定,其值波动在3.977~38.104 mg/L之间,变化最大的为Cu2+;灌木层穿透雨方面,K+是大量元素中变化最大的,而阴离子中,Cl-季节变化最小;枯透水中Mg2+波动变化较大,变化最大的仍为Cu2+,而阴离子中N03-变化极大,最高、最低相差高达1106.02倍。(3)在降雨再分配过程中pH与TDS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趋势,最低值都出现在树干茎流中,分别为5.30、15 mg/L。而pH和TDS的最高值分别出现在大气降雨和枯透水中。阴离子中,F-及SO42-最高值均出现在树干茎流中,其他阴离子浓度则在枯透水中最高,且其中N03-变化最大,最高、最低相差130.65倍。金属元素中,Na+、Zn2+及Mn最高值均出现在树干茎流中,其他元素浓度则在枯透水中最高。而最低值均出现于大气降雨(除Ca2+、Cu2+外)中。(4)大气降雨养分输入量为95.414 kg/hm2,穿过林冠层后,F-、Cl-、NO3-、 Ca2+、Fe及Cu2+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余元素则有所增加,使林内雨养分总量降为93.557 kg/hm2。穿过枯落物层后,除Na+含量较林内雨降低外,其他元素含量均升高,养分总输入量升高了72.149 kg/hm2。与大气降雨输入量相比,枯透水输入量则增加了70.296kg/hm2,其中Cl-、Na+和Cu2+含量低于大气降雨,其他元素则有不同程度增加。最终大气降雨通过白桦次生林后输入土壤养分总量为165.711 kg/hm2,其中阴离子输入量为37.823 kg/hm2,金属元素输入量为127.888 kg/hm2。对于白桦次生林降雨养分输入来说,枯落物层养分输入作用强于林冠层。
其他文献
矮丛越橘(Vaccinium angustifolium)属杜鹃花科(Erieaceae)越橘属(Vaccinium)植物,原产北美洲。适合种植与我国东北。目前种苗生产主要是扦插繁殖。对越橘果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开
4月25日至27日.中国油画学会与上海美术馆共同举办的“中国当代写实油画研讨会”.中国油画学会受文化部委托举办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油画研讨会”在北京九华山庄
接骨木是集观赏、药用、食用等多种价值为一体的木本植物,全株含有多种复杂的生物活性物质。但其种子繁殖速度慢、出苗系数低,难以满足其产业化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加强组织培
Ascarosides是在线虫中发现的一类由线虫分泌的种内化学信息物质,调节其自身的行为和发育。近年来发现,在各种线虫种类中ascarosides广泛存在,在线虫行为和发育中起着重要的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以土壤侵蚀原理为基础,论文研究了黔中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对土力学特性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土力学特性与土壤抗冲抗蚀性存在着密切
本研究对东北林业大学昆虫标本室,以及本人通过网扫、黄盘诱集、马氏网诱集、寄主饲养等方法获得的大量缨小蜂科标本进行了检视。整理和研究了缨小蜂科标本共计15000余号,其中
对1~3a生人工栽培川贝母鳞茎进行田间调查,了解不同年份人工栽培川贝母种子萌发情况、地下鳞茎生长情况及其形态特征、鳞茎保存率等系列问题,制定作为种源的川贝母鳞茎分级标准,并探讨目前栽培技术条件下缩短川贝母商品时间的可能性;对人工栽培川贝母鳞茎进行土壤栽培试验与施肥水平正交试验,揭示不同土壤与施肥水平对人工栽培川贝母鳞茎产量及质量的影响程度,结果如下:(1)川贝母种子具有后熟萌发性,田间播种后在当年
本文以分布于内蒙古地区的特有种沙地云杉(P . mongolica (H.Q. Wu.)W.D.Xu)及作为对照的白杄(P. meyeri Rehd. et Wils )、红皮云杉(P.koraiensis Nakai)为研究对象,运用形
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面临我国土壤侵蚀面积广、侵蚀强度大,侵蚀危害严重的巨大难题,水土保持工作迫在眉睫,是有效防治水土流失,保持、改良
城市居住区园林环境是整个居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居住生活水平有重要的影响。我国城市居住区正在面临从单一小区模式向多样化模式发展的趋势,这将对居住区园林环境产生深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