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对比度弱小目标检测算法研究

来源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bbc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低对比度图像中弱小目标的检测问题一直是光学和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可见光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在监视告警系统中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但其作用距离较短,目标在视场中多是以小目标(点和斑点目标)形态出现的,而且目标的对比度都很低,研究低对比度图像中弱小目标的实时检测及识别算法,可以实现扩展它们作用距离的目的。 本论文致力于研究低对比度弱小目标检测新方法,主要研究工作概括为:首先分析了低对比度弱小目标图像的目标背景特征、弱小目标的特点及弱小目标检测的难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种行之有效的弱小目标检测方法,并开发研制了相关检测算法软件进行了验证,给出了详细的评价结果。最后还利用DSP硬件系统对算法进行了实用性验证,将邻域熵方法移植到了硬件实验系统中,系统检测率达99%,虚警率约8%,运行速度达30帧每秒。 1)将传统的熵值方法进行改进,提出运用邻域熵值的方法来检测弱小目标,并结合形态开运算来进行图像的预处理,去除噪声,提高检测率。 2)在分析分形技术在人造目标检测的应用的基础上,提出用分形曲面的尺度变化率特征来检测弱小目标,这个分形特征比常用的分形维数特征和分形拟合误差更能突出目标、抑制背景。这种方法检测率较高,而且其检测率对噪声不敏感。 3)针对模板匹配方法容易受背景和目标变化影响的缺点,提出在检测过程中对匹配的模板进行自适应修正。针对模板匹配方法检测速度慢的缺点,采取了遗传算法优化的方法,将检测速度提高近12倍,达到实时性的要求。 4)在分析了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分析能力和数据融合的综合分析能力的基础上,提出对单传感器图像进行多分辨率分析,将取自同一源图像不同分辨率下的子图进行最优加权融合,以此来检出弱小目标。这种方法适合不同大小的目标的检测,在不同背景的情况下的表现也比较稳定,检测率保持在99%左右,在运算时间上也优于分形方法和模板匹配方法。但复杂的背景变化和噪声干扰会明显提高它的虚警率。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不断加大,国内市场对重型汽车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加大。自卸车作为重型汽车中的一种,以其使用方便、载重量大等特点,成为各施工现场不可缺少的
随着近几年来中国城市化的加快,城市建设从粗放型向集约化发展,城市规划向精细化发展,过去在城市规划中不受重视的竖向规划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以前缺乏对城市地形地貌进行深入
截至2016年7月,成都地铁已经开通3条线,日均客运量在130万人次左右,其中1号线日均客流约50万人次、2号线日均可客流约55万人次、4号线约25万人次。随着2016年8月3号线一期工
钢轨的平直度是衡量钢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影响列车的运行速度和舒适性,甚至会危及行车安全。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的发展,对钢轨平直度检测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
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PLED)属于有机发光器件的一类,它采用有机聚合物作为器件发光层,聚合物膜材料因具有机械性能好、热稳定性高、成膜方法简便以及特别适合于制备大面积器件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交通出行需求越来越大,城市交通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面对这样的形势,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绿色交通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公共自行车在缓解
全光波长转换器(Wavelength Converter)是波分复用(WDM)光网络中的关键器件之一,它可以有效的解决网络中的波长阻塞问题,提高波长利用率,简化网络管理,增强网络对故障的适应能力
随着激光应用于测距、制导、雷达等专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深空探测技术和卫星遥感更加深入的研究,军事上已开始大面积应用大气辐射传输技术。长久以来辐射的传输过程在电子、传输、探测、定位、天体学等众多领域都得到了十分的重视,近半个世纪内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近年来,由于地球上各种污染的逐步恶化,影响着大气中的各种气体分布。而其中各种分子的密度及含量对于大气分子吸收辐射能量的衰减程度有着最直接的影响。随
量子信息学是量子力学和信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它在许多方面有着经典信息学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如信息安全、运算速度和信息容量等。其中量子态工程学,即对量子态的制备、操纵、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