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思想研究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123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农村农民(简称“三农”问题)对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具有超乎寻常的意义。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农民问题”的著名论断,并科学地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一直十分重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问题的解决。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措施,不断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克服人多地少的矛盾,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确保了粮食生产的安全,解决了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创造了世界奇迹。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面临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挑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于农业农村农民在我国现代化中的战略意义有着更为清醒的认识,他说:“我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农民没有积极性,国家就发展不起来。”同时强调说,对于我们这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来说,如果“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基于农业农村重要性的认识,他又提出实现农业生产“两个飞跃”的思想,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村建设理论,实际上开启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序幕,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增加了农民收入,繁荣了农村经济。世纪之交,以江泽民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式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我国的农村建设事业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农民的利益得到更多的保障。进入新世纪新时期新阶段,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审时度势,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农村建设理论,进一步弘扬我党重视“三农”的优良传统,理性分析我国农村建设的得失,合理借鉴别国发展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充分认识到“三农”问题的解决是我党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适时做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战略部署,强调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引导新农村建设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并立足国情农情,就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指导方针、根本方法等进行了科学谋划,逐步形成了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的思想。这一思想无疑丰富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农村建设的理论,为我国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指明了正确方向,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这一思想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研究,把握其深刻的内涵,自然成为不可或缺。鉴于当下学术理论界尚缺少对这一重要思想的系统深入的研究成果,本人拟以胡锦涛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思想为题,从形成背景、主要观点和内涵要求几方面做一力所能及的探讨,以冀破除错误观念,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思想,让这一思想的光芒普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
其他文献
控制测量中进行水平角测量时,涉及到观测与计算环节中的各项限差问题,作者发现其中有些限差规范中没有规定,或规定有误。该文运用误差传播律对此进行了严密的理论推导,进行详细的分析、讨论,获得相应结论(补充缺失的限差要求,修正欠妥的限差规定),对水平角的野外测量工作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作为排除外国法适用的一种手段或制度,是一国用来对在特定时间内、特定条件下、特定问题上的重大利益或根本利益予以维护或保证的工具,是国家在通过冲突规范调
本文对毛泽东外交观的形成过程及价值进行系统研究,以毛泽东一生的经历为考察和研究对象,按照毛泽东外交观的孕育和萌芽、初步形成、走向成熟和形成体系四个阶段系统梳理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党的学风建设和理论创新工作,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党的学风建设理论和理论创新的成果。党的学风建设需要进行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党的学风建设的内在要求,
苏俄、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问题在改革开放以后一度成为了中俄关系领域研究的热门话题。然而,学界往往把研究对象集中在苏俄、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方面,并未重视以中国国
在大地电磁法探测覆盖层的过程中,资料解释时确定哪条电阻率等值线代表基岩顶界面往往凭经验。作者对以往资料的统计后发现,可以通过覆盖层与基岩电阻率的比值,确定基岩顶界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的外交实践,中国对外经济活动内容日益丰富,领域不断拓展,手段趋于多元,层次更加清晰,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来重要。由此,一个迫切的命题也摆在了理论工作者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