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音节语气副词是现代汉语中非常特别的一类词,它们语义虚化、用法复杂,却又在中国人的日常会话中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它们被认为个性特征远多于共性,所以之前的研究多以个案研究为主,共性研究是薄弱环节。与此同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单音节语气副词缺少足够重视,外国人使用较少,是他们汉语表达生硬的症结之一。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应用出发,归纳总结了部分单音节语气副词的三种功能及用法:量级评注功能、指示背景功能和语气的主观量。量级评注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词上:“就、才、还、都”,是指单音节语气副词具有对句子中的量级成分进行主观评注的功能,有增值评注和减值评注之分。根据语法、语义、语用的不同,它又可分为“评注主表句”和“评注从表句”两类,但在实际语用中二者也常组成杂糅句。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就、才、还、都”在这两类句子中的结构、评注指向和方向、情态表达等,得出了该功能的基本用法,并利用这些用法对一些典型的语言现象进行了解释。单音节语气副词的指示背景功能和语气的主观量紧密联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本文列举了“又、并、可、才、竟、倒、非、偏、就、正”等十个常用单音节语气副词指示背景功能的用法,得出单音节语气副词指示背景功能的一般规律是:以逆转性的指示为主,顺承式的指示较少。关于单音节语气副词语气的主观量,本文按照语气量值由小到大的顺序,将单音节语气副词分七类进行了介绍:“将就、让步”类、量级评注类、“辩解”类、“契合”类、“意外”类、“反驳”类和“意愿”类。本文对外国人习得单音节语气副词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由问卷调查与访谈两种形式组成,通过数据统计与分析,得出了14条结论。据此,本文总结了外国人在单音节语气副词习得方面的四大问题及其成因,并就此提出了六点教学对策,包括大纲、教材、教学、教师、考试以及习得者本人等方面。最后,本文结合前半部分的本体理论研究,设计了一份服务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单音节语气副词习得提纲,对单音节语气副词的习得顺序提出了本文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