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转移癌疼痛,简称为骨癌痛,是一种病机复杂而独特的疼痛状态,严重影响着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积极治疗骨转移癌疼痛已成为癌症治疗的重点之一。临床医师应该以缓解和控制骨转移癌疼痛为目的,多学科共同协作,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目前常用于治疗骨转移瘤疼痛的方法有药物治疗,主要使用阿片类药物、双膦酸盐、降钙素等。还有放疗、放射性核素治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热疗等方法。热疗历史悠久,据大量文献研究,热疗不但对肿瘤细胞有直接的细胞毒效应,还可以增强化疗、放疗、中药的疗效,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抑制肿瘤的转移,特别是对骨转移癌疼痛治疗具有很好的可靠疗效。中药和热疗结合可促进肿瘤细胞对药物的吸收和渗透,加快反应速度。从而使得细胞内药物的浓度增高,以达到最大的协同作用。中药联合热疗治疗恶性肿瘤,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我们更深入的研究。研究目的:在院级课题“滋阴补肾法提高肿瘤骨转移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编号:2007-01)”中证实[12-16]:“扶正化瘀”功效的“益肾骨康方”治疗组,骨转移病灶稳定率显著高于单用西药的对照组,并显著改善了肾阴亏虚、瘀血症状,NRS疼痛评分较疗前显著降低。望京医院肿瘤科2009年获得财政部立项支持,购入SR1000Ⅱ射频热疗机一台,其原理是利用物理方法将组织加热到能杀灭肿瘤细胞的温度(42.5℃—43.5℃)持续60~120分钟,达到既破坏肿瘤细胞又不损伤正常组织(正常组织细胞的温度安全界限为45℃±1℃)的一种方法。本课题拟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证实中药配合热疗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临床疗效,并严格观察用药和热疗的安全性;探讨中药联合热疗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可能机理;探讨中药联合热疗干预期间阿片类药物的递减量和疗效;通过科学的评价方法和体系,探索具有中医特色的、规范的、临床有确切疗效的癌痛治疗新方法。研究方法:通过随机对照研究,共观察40例骨转移癌疼痛患者。对照组口服氨酚羟考酮(泰勒宁)每片含盐酸羟考酮5mg和对乙酰氨基酚0.325g,试验组在口服泰勒宁基础上,口服中药“益肾骨康方”1付/天,并于疼痛部位射频热疗2次/周,14天为1个疗程,整个疗程结束后进行评价。采用NRS法评估量表、爆发痛次数、泰勒宁用量评价临床疗效,以KPS评分、疼痛影响评估量表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结果:中药联合热疗治疗后治疗组疼痛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爆发痛次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氨酚羟考酮片(泰勒宁)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疼痛影响评分显著降低(P<0.05),然而两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肾骨康方联合热疗治疗骨转移癌疼痛患者能有效地提高止痛效果,并能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同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对患者的体力状况的改善有待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