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补救PCI与直接PCI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微循环灌注和短期预后方面的差异。方法:选取自2019年9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胸痛中心诊断为STEMI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再灌注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直接PCI组和补救PCI组。比较两组患者行PCI后TIMI血流分级3级例数、TMPG分级3级例数、住院天数、住院期间出血事件、住院期间M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补救PCI与直接PCI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微循环灌注和短期预后方面的差异。方法:选取自2019年9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胸痛中心诊断为STEMI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再灌注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直接PCI组和补救PCI组。比较两组患者行PCI后TIMI血流分级3级例数、TMPG分级3级例数、住院天数、住院期间出血事件、住院期间MACE事件和出院后随访3个月MACE发生情况。全部数据分析均应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采用P值<0.05认为存在差异性。结果:直接PCI组与补救PCI组患者在基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等方面未见明显差异性(所有P>0.05)。入院时心率存在明显差异性[(74.54±16.10)次/分vs.(82.91±14.85)次/分;P=0.025];发病-导丝通过病变部位时间存在明显差异性(359.00[294.50,347.50]min vs.507.00[373.00,648.00]min;P=0.001)。在心脏超声及实验室检查相关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CK峰值、CKMB峰值、肌钙蛋白酶峰等方面未见明显差异性(所有P>0.05)。D-二聚体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0.14[0.08,0.53]ug/ml vs.0.74[0.19,1.24]ug/ml;P=0.001)。在手术中所观察到罪犯血管、多支病变、置入支架个数、支架总长度、TIMI血流分级≥2级、术后TIMI血流分级3级、TMPG分级3级等方面未见明显差异性(所有P>0.05)。在预后及随访相关指标,包括住院天数、住院期间出血事件(5(5.2%)vs.3(13.0%);P=0.369)、住院期间MACE事件(27(28.1%)vs.9(37.5%);P=0.370)、出院后随访三个月MACE(13(13.5%)vs.4(16.7%);P=0.948)未见明显差异性(所有P>0.05)。结论:1.STEMI患者静脉溶栓失败后即刻行补救PCI与直接PCI相比均可实现较好的心肌再灌注,并未增加住院期间出血事件、住院期间MACE事件、住院天数及出院后短期MACE事件发生率;2.补救PCI和直接PCI在术后达到TIMI血流3级、TMPG 3级方面无明显差异性,两者均可实现对STEMI的有效再灌注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芪苈强心胶囊对患者整体心肺功能的影响,为中西医结合治疗CHF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1年12月就诊于河北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中西医结合内科的CHF患者,符合入选标准,且愿意配合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愿意参加试验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年龄,
低阶煤的成分非常复杂,不同低阶煤成分差别很大,从而导致其着火倾向的差异。为深入探索低阶煤的着火倾向,从宏观微观相结合的角度,系统地对BRXL和YJL 2种低阶煤的热行为进行了分段研究。其中,初次和二次分段结果能够推断出影响着火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2种煤均发生了集中的反应和放热,但BRXL的蓄热过程早于YJL发生;此外,2种煤的反应气体释放过程均出现了异常。结合孔径演化特征,可发现BRXL和YJL
目的:对照研究术前应用不同抗胆碱药在ERCP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ERCP术的患者86例,年龄≥45岁,性别不限,ASAⅡ、Ⅲ级,随机分为三组,A组(n=28):盐酸戊乙奎醚0.5mg;B组(n=30):阿托品0.5mg;C组(n=28):氢溴酸山莨菪碱10 mg。所有患者术前禁食8h,禁水2h。麻醉诱导前按照随机分组结果,分别给予盐酸戊乙奎醚0.5mg(A组)、阿托品0.5mg(B组)或氢
目的:比较区域麻醉下经皮球囊压迫术与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2021年4月至2021年10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疼痛科住院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05例,根据患者选择的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射频热凝术组(n=45)与球囊压迫术组(n=60)。2.试验方法射频热凝术组行区域麻醉下经皮射频热凝术(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ther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我院37例行TIPS治疗的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TIPS术前术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TIPS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效果、术后生存率及预测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确诊为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并行TIPS治疗的患者37例,在TIPS术后1周、1月、3月、6月进行随访,此后半年随访一次,随访指标为血常规(白细胞、血红蛋
目的:观察1例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Pulmonary Benign Metasta sizing Leiomyoma,PBML)的临床表现和诊疗经过,总结既往文献,探讨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Benign Metastasizing Leiomyoma,BML)的临床特点,为该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思路。方法:对2021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收治的1例PB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
目的:探讨良性气道狭窄置入金属覆膜支架治疗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我们对从2015年12月-2021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一科接受金属覆膜支架的15例良性气道狭窄患者(8名男性和7名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经支气管镜置入金属覆膜支架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气道阻塞程度、气促分级、Karnofsky评分(KPS评分)指标变化,并分析金属覆膜支架置入后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来评价其疗
目的:评估内科胸腔镜治疗复杂性肺炎旁积液(complicated parapneumonic effusion,CPPE)和脓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内科胸腔镜在CPPE和脓胸中的治疗作用,为CPPE和脓胸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和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2年1月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收治的5期CPPE及脓胸患者79例,分为内科胸腔镜组(54例)和胸腔置管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旨在分析研究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形成(PVT)的高危因素,有助于临床早期识别肝硬化合并PVT的高危患者。分析比较抗凝治疗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对肝硬化PVT患者的疗效,以期帮助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1.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2019年10月-2021年10月肝硬化住院患者的195例病例资料,其中病例组为肝硬化合并PVT患者45例、对照组为肝硬化未合并PV
目的:探讨左室舒张末内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造影剂肾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顺序收集2014年11月至2017年4月,于我院心内一科行PCI的患者共1230例。收集所有入选患者的一般信息、术前常规检查结果,包括BNP、肾功能、心脏超声等。于手术前4小时,给予患者0.9%氯化钠注射液以1ml/kg/h的速度持续静脉滴注水化,术后给予呋塞米20mg静脉注射,并按照上述方法持续水化24小时,在术后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