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滨水工业遗存更新中公共空间的日常性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q123w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滨水工业遗存具备遗存空间与滨水空间的双重价值,更新不仅面对着产业转型、城市升级的发展需要,更肩负着还江于民、回归城市生活水岸的公共空间塑造任务。早期“大拆大建”的更新模式往往对地方历史的延续有所忽视,公共空间塑造缺乏对生活场景的关注,存在城市气质被淡化,公共空间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的问题。当前,遗存空间更新开始回归日常视角,历史文化价值与社会公共价值受到更多关注。广州作为珠三角地区工业遗存更新的“领头羊”,在滨水工业遗存更新方面已积累了一些实践成果,既有的更新园区作为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的有益补充,其实践经验与存在问题的梳理与总结具有理论意义和地方实践价值。本文以广州滨水工业遗存更新中的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引入日常性研究视角,在梳理广州滨水工业遗存特征与更新现状的基础上,建立公共空间日常性的研究框架。通过典型更新案例的实地调查,分析园区公共空间的日常使用情况及存在的具体问题,结合国内外同类型案例的调查研究,归纳广州滨水工业遗存更新中公共空间日常性营造的策略与方法,并结合具体工程项目进一步探讨这些策略在珠三角地区滨水工业遗存更新中的适用性。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研究对象及概念进行辨析,确定研究的框架与方法,进行相关文献与实践的研究综述。第二章系统梳理广州滨水工业遗存的分布与空间特征、推动更新发展的政策事件以及更新园区的使用现状,归纳广州滨水工业遗存的地方特征与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章将日常性概念引入滨水工业遗存更新的公共空间营造与使用研究,建立起公共空间日常性研究的具体框架。选取广州地区的典型更新案例进行调研,依据日常性研究框架分析现场调查资料,总结广州滨水工业遗存更新中公共空间营造与日常使用的具体问题,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第四章依据现状问题明确广州滨水工业遗存更新中公共空间日常性营造的目标。提出公共空间日常性营造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结合国内外案例的研究分析,归纳总结可行的公共空间日常性营造策略。第五章通过实践应用进一步探讨上述营造原则与策略的适用性。对珠三角地区滨水工业遗存的共性特征进行分析,结合鳒鱼洲滨水工业园更新项目的实践与反馈总结其公共空间日常性营造的具体实践路径,进一步探讨营造原则与策略在本地区的适用性。
其他文献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一位,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最常见的病理组织学类型,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病理学诊断是临床金标准,其中病理切片病灶中肿瘤区域、坏死区域、淋巴区域、间质区域的评估对NSCLC的病理诊断与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数字病理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病理图像(WSI)分析智能化已经成为当下病理
近年来,作为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卷积神经网络得到了飞速发展,也获得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卷积神经网络已经在诸多计算机视觉任务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比如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图像分割和人脸识别等。因此,实现卷积神经网络的落地应用,对推动产业智能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以及完成“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然而,由于实际应用场景的复杂性和约束性,卷积神经网络的落地应用通常存在
非物质文化是千百年来人们通过生产生活实践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广东省良好的自然资源及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孕育出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类型,且由于其文化的特殊性,广东省非物质文化带有强烈的地域性特征,主要包括民间信俗、传统节日、人生礼仪等民俗活动以及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传统技艺,这些非物质文化大多产生并传承于村落中,与村落环境相得益彰,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从而构成了人们内心深处“家”的意象,然而近
依据OBE理念的逆向设计原则,按照从需求到培养目标,再到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的顺序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企业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进行改革。通过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授课内容、教材选用及考核等方面的重新设计,使该课程的教学结果与专业毕业要求相一致,课程改革得到了学生的好评。
随着无线通信系统趋向小型化、宽频带、高效率的方向发展,天线也需要着眼于小尺寸、宽带宽、多功能等方面的研究。传统固体天线疲于兼顾多种性能以满足系统要求,液体天线的提出为天线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其中水天线以其高透明性、低雷达散射截面、强流动性等特质而被广泛研究。高介电常数的纯水作为谐振器天线的介质可有效减小天线的尺寸,但是也会带来带宽窄的问题。本文依据已有的水天线理论,对纯水介质谐振器天线、纯
在全球碳中和的大环境下,利用可完全降解的聚乳酸加工成包装材料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塑料污染问题,同时对推动包装行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现实价值。概述了聚乳酸复合膜的加工原理与制备方法,对聚乳酸与天然高分子、合成高分子和其他材料共混制成复合膜的制备工艺、性能特征与应用现状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并对复合膜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前景与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随着研究的推进,未来聚乳酸复合膜将会向经济、环保和综合性能优异的方向
快速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大规模扩张,导致城市热岛效应也日益严重的同时也对人居环境带来诸多负面影响。近年来全球各地城市开始积极采取“城市降温”措施,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气候适应性规划标准与规范,但城市形态相关的规划设计中仍较少考虑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滨水街区是城市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其热环境在内部受街区形态影响,在外部受水体的降温效应影响,开展滨水城市街区的热环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局地气候分区理论的兴起
当高压XLPE电缆出现缓冲层放电烧蚀缺陷后,在缺陷位置会出现烧蚀痕迹,严重时会发生电缆线路的击穿事故,这将严重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研究缓冲层放电烧蚀缺陷机理,减少因此类缺陷导致的电缆故障发生,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基于此背景,本文所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缓冲层结构和缺陷特征的分析。调研国内使用的主流缓冲层类型,并分析半导电聚酯非织造阻水布型缓冲层的结构和组成,通过参数测量实
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要求地面火力更加迅速、机动和灵活,尤其是要求装备迅速部署到世界各地,在结构减重设计的同时,选择轻质材料来替代目前的钢制工件是最有效的途径。钛合金由于具有诸多优异的性能,成为近年来装甲结构件的首选材料。本文综述了钛合金在国内外装甲领域应用的现状,以及目前钛合金在装甲领域应用的技术瓶颈。最后,针对目前国内装甲钛合金应用现状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在工频短路电流作用下,地线-悬垂线夹组件可能由于接触区域过热而导致地线损伤甚至断裂。然而,目前对这类损伤的调查还缺乏重视。地线的断裂将会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威胁。因此,有必要对工频短路电流作用下地线-悬垂线夹组件的断裂机理及防范措施展开研究。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以地线-悬垂线夹组件为实验对象,开展不同运行工况下地线-悬垂线夹组件的实验研究,包括短路冲击电流实验以及基于小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