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BR连续聚合反应器工程研究与优化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p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锂系阴离子溶聚丁苯(SSBR)连续聚合反应器为对象,建立由物料配送、搅拌混合、釜外循环、物料回收等组成的冷模装置和由三维激光测速、搅拌功率、混合特性和停留时间等组成的检测系统,研究各种结构参数和操作条件对连续反应器内物料的化工传递规律和聚合产物的影响;建立了多釜串联兼釜外循环连续聚合过程模型,利用参数灵敏度分析,研究了循环比和进料流量变化对SSBR产量的影响,可供SSBR连续聚合反应器工业放大提供参考。本课题是中石化公司“十五”重大科研项目。 针对SSBR连续聚合反应器搅拌桨的选型和优化,应用三维激光测速仪(PDPA)测量了各种桨叶条件下的流场,研究桨型、层数及位置、桨叶尺寸、挡板和转速等对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叶平桨的搅拌强度和径向剪切随桨径和桨宽的增大而增强;对于单层CBY-Ⅱ桨在低转速下,挡板有促进槽内整体循环流动的作用,流型随桨叶离底尺寸而变,离底距离为1/3T时底部流场较强,槽壁有较大的上升速度,离底距离1/2T时顶部和底部有部分循环过渡区,离底距离2/3T时底部出现较弱二次流,循环能力较弱,其轴向流动随搅拌雷诺数的增大而加强,CBY-Ⅱ桨双层组合消除了层问过渡区,加强整体循环混合作用;有挡板条件下,在A310桨及A310变形桨的流场中的轴向流效果较明显;A310、CBY-Ⅱ、A310变型桨在湍流区功率准数依次增大,A310变型桨功率准数约为A310桨的两倍,A310桨在一定场合可替代CBY-Ⅱ桨。 SSBR连续聚合采用三段搅拌反应器,研究了桨型及位置、搅拌转速和进料流量等对各段分区混合特性和停留时间的影响。综合两方面结果,第一、二和三段分区宜选用的桨型依次是:四直叶圆盘涡轮桨、CBY-Ⅱ桨与穿流圆盘桨组合、阻隔圆盘与四斜叶带稳定翼组合桨;搅拌转速由第二段反应器所确定,120r/min时具有最小平均停留时间。平均停留时间随进料流量的增大而减少,混合死区对停留时间的影响加大。 在理论建模的基础上,研究主进料流量和釜外循环流量对系统停留时间及其分布的影响。发现主进料流量是决定系统平均停留时间的主要因素,主进料流量越小,釜外循环流量对停留时间的影响就越小,反之亦然;釜外循环流量越大, 浙江人学收卜学位论文系统平均停留时间相对延长。当主进料流量和个浓都较大时,采用较大流员的釜外物料循环撤热是Ss8R连续聚合反应一种可行的散热方式。 根据理系阴离子聚合机理,在 Aspen Polyl。er Plus平台上建立多釜串联表釜外循环连续聚合过程模型,利用参数灵敏度分析研究了循环比和进料流量变化对SSBR产量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满足反应撤热要求的前提下釜外循环回流比越小越好,若回流比越大则产物流量越小;在设备承受能力许可的条件下,适当地增大进料流量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该仿真结果需要热模中试实验的进一步验证。 本研究可供热模中试参考,为SSBR连续聚合反应器的工工;放大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镇化建设有效推动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它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反过来又成为影响和限制地方经济社会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软件项目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加强软件项目的风险管理,对于提高软件项目的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结合作者参与的中国银联广东分
结合北京某大型地下车库抗浮设计的工程实践,探讨了工程中常用的几种抗浮措施的特点和适应条件,并针对工程特点采取了不同的抗浮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工程经验对其中
针对南京某小区单建式地下室上浮导致部分钢筋混凝土柱产生剪切压弯破坏现象,进行现场勘测及事故原因分析,指出设计及施工中存在如下问题:1)进行抗浮设计时未留足够的安全余
针对徐州某内庭式广场地下室上浮的事故,依据原资料审查、现场检测和抗浮设计复核,对地下室破裂机理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破裂主要原因为原抗浮设计不满足要求,且施工未
在地下室的抗浮设计时,采用抗浮锚杆是一种很常见的设计方法。抗浮锚杆的设计和其他抗浮设计有些不同。作为抗浮锚杆如何被真实地模拟就很关键。本文通过实际案例的计算分析,
在城市中压配电网进行线路、变压器或母线检修时,一般会通过合环操作来保证供电的连续性、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在执行合环操作前,通过对合环电流进行计算、分析,从而判断
作为当今中国流行歌词界一个极其独特的存在,方文山的歌词极具修辞学研究价值。本文从歌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意象入手对其歌词进行修辞研究。论文主体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分
城市园林绿化系统状况是衡量城市文明和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其建设倍关注,许多城市都在进行绿地生态建设,积极扩大绿地面积、提高绿地覆盖率、优化绿化结构,同时也越来越注
教育机会均等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自学校产生以来,教育在历史长河的大部分岁月里都是少数人享有的奢侈品。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平等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