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博士论文工作的主要贡献为:将亚细胞蛋白质组技术和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相结合,研究了丙型肝炎病毒亚基因组复制细胞及其对照细胞的差异蛋白质组:另外采用1D SDS-PAGE/LC/MS和2DE/MALDI MS两条技术路线系统地研究了丙型肝炎病毒亚基因组复制细胞中膜和脂筏蛋白质组;利用基于双向凝胶电泳和生物质谱方法的策略对HBsAg阳性及具有同样背景但HBsAg阴性的转基因鼠肝组织进行了差异蛋白质组分析;展示了在MALDI生物质谱基质中加入添加剂显著改善谱图信噪比的效果,并将此推广应用于高通量的蛋白质组研究中。 蛋白质组学作为当今生命科学热点与前沿-功能基因组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已涉足生命科学中一系列热点领域。蛋白质组研究具有观察由多基因事件引起的多蛋白质组分整体变化的独特优势,更接近生命现象的本质,并在药靶研究中具有潜在价值,目前已被广泛用于研究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取得了很多重大的成就。 病毒性肝炎目前已知包括有甲、乙、丙、丁、戊等五种肝炎病毒类型,其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感染呈全球分布,严重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但是影响病毒性肝炎疾病发生进程与治疗的因素较多,目前仍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本论文工作在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和复旦大学医学院分子病毒重点实验室已有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丙型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型中的蛋白质组变化及其病理意义。本工作通过对多种体系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质谱鉴定的比较蛋白质组定量分析,证明了该方法对于中、高丰度蛋白质的比较分析的有效性,它直观地展示出差异蛋白质的表达图谱,这种差异蛋白表达谱对疾病标记分子的发现和细胞信号途径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本论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首先概述了蛋白质组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的发展现状和最新的技术进展,包括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生物质谱技术,色谱分离技术,蛋白质芯片技术,酵母双杂交技术和串联亲和纯化技术等。然后概述了肝蛋白质组研究的进展,提出本课题工作的研究方向。 第二章所述研究工作将亚细胞蛋白质组技术和比较蛋白质组技术相结合,研究了丙型肝炎病毒(HCV)复制模型的蛋白质组。本工作利用亚细胞蛋白质组学方法首次研究了转染HCV亚基因组复制子的人肝癌细胞系Huh7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