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合募穴调节肠功能与肠运动神经元的关系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o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肠功能异常的便秘动物模型,探究针刺肠的合穴、募穴、合募穴调节肠功能的效应差异,观察电针干预前后肠神经抑制性运动神经元的变化情况,分析电针不同穴位调节肠功能效应差异与肠抑制性运动神经元的关系,为临床合理选取腧穴治疗肠腑病症提供参考。方法: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4周龄11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20只,造模组90只,在造模14天期间给予造模组0-4℃冰水灌胃,并观察大鼠粪便的湿重、干重、首粒排便时间与小肠推进功能。造模结束后第15天,挑选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2只,电针干预三组(电针募穴、电针合穴、电针合募穴组各6只),电针强度1.5mA,电针频率2/15HZ,每只大鼠电针干预15min/天,电针期间观察大鼠粪便的湿重、干重、首粒排便时间进行比较分析,于实验周期第22天将正常组、模型组与电针三组大鼠结肠组织取材并固定,以免疫组化测定近端结肠与远端结肠肌间神经丛nNOS阳性反应神经元平均光密度,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1)在造模期间,模型组大鼠粪便湿重、干重均减少,粪便湿重在第2,8,12,14天较正常组比较降低(p<0.05),粪便干重在第10,12,14天低于正常组(p<0.05),首粒排便时间低于正常组(p<0.05)。(2)在电针干预期间,电针三组穴位均能够使粪便湿重向正常水平恢复,电针合募穴优于电针募穴与电针合穴(p<0.05)。电针三组穴位均有使粪便干重向正常水平恢复的作用。电针三组穴位对首粒排便时间均有改善,电针募穴有使结肠功能向正常水平恢复的趋势,但并不能够使其恢复至正常水平,电针募穴对结肠功能的改善弱于电针合穴与电针合募穴。(3)在近端结肠肌间神经丛,模型组nNOS阳性神经元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电针干预治疗后,三组穴位电针治疗均能使便秘大鼠近端结肠肌间神经丛异常升高的nNOS明显降低(p<0.01),且电针合穴与电针合募穴均能够nNOS恢复到正常水平,而电针募穴没有出现这一现象,且电针募穴与电针合募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在远端结肠肌间神经丛,模型组nNOS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电针三组穴位均能使异常升高的nNOS降低(p<0.01),且电针合穴与电针合募穴能够使nNOS恢复至正常水平,但电针募穴并不能使其恢复至正常水平(p<0.01),综上说明远端结肠肌间神经丛nNOS在电针合穴、电针合募穴调节便秘大鼠肠功能中的作用更加明显。结论:(1)本实验再次验证了冰水灌胃复制便秘模型大鼠的可行性与优点,即该造模方法能够使得整个实验周期简短,更易于操作。近、远端结肠肌间神经丛抑制性神经元nNOS的异常升高是导致便秘发生的局部神经机制之一。(2)电针合穴、募穴及合募穴均能有效改善肠功能,使肠功能向正常水平恢复。本研究显示在便秘状态下,两集元穴的配穴作用大于单穴的效应。电针合募穴对便秘大鼠结肠运动的促进作用,可能骶副交感神经更容易被激活从而产生更优的效应,才会使得两集元穴的配伍效应加强。(3)电针募穴调节近、远端结肠肌间神经丛抑制性神经元nNOS的作用较弱,电针合募穴的作用最优。电针合募穴调节肠功能的效应存在差异,近、远端神经肌间神经丛神经元nNOS的的不同改变可能是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对智能手机的依赖越来越严重,需要随时获取信息来充实自己,在这种需求下,设计一款基于Android平台的电子书阅读器就显得尤为重
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一定要公开.发动职工积极参与,行使民主权利,使职工理解企业改革改制的必要性.从而积极参加改革方案的制订,并能有力地监督方案的实施,使企业改革顺利进行.
鲜猪肉瘦肉精、兽药残留问题,已越来越成为消费者担忧和日益关注的问题.HACCP是一个目前世界上最权威也受普遍认可的食品安全预防性控制体系,屠宰加工厂通过建立实施HACCP体
对29个青花菜品种的21个农艺性状进行了评价和相关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3对性状之间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14对性状之间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
熏煮香肠是熟肉制品中香肠类的主要产品。香肠制品在我国发展很快,此产品各具风味、安全卫生、营养丰富、食用及携带方便是广大消费者喜爱的肉制品。
水凝胶是一种与天然组织物理性质相似的生物材料,正是由于这个优势使得其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水凝胶能否成为理想的生物材料其选材十分关键。壳聚糖(Chitosan
目的探究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合并糖尿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2月~2018年2月两年期间内收治的老年性阴道炎合并糖尿病患者74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
研究背景与目的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IB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