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杨朔抗美援朝文学作品中的朝鲜形象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sic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形象学是比较文学研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独具特色的领域,它主要研究的是一国文学中对异国形象的塑造或描述。本文主要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相关理论,对杨朔抗美援朝文学作品(包括散文、通讯、特写、小说)中的“朝鲜形象”进行分析。这一“形象”涵盖了人物形象、自然景物形象、方物形象、以及词汇与套话塑造的形象等诸多形象,论文主要对这些形象逐一进行分析研究与概述,试图以此来挖掘形象本身内涵及启示意义,探求“自我”与“他者”的对应关系。笔者也想通过此次探索,对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进行一次实践。论文分五部分进行论述。首先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内涵,当前在中国的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的主要课题。另外,对杨朔作品中的“朝鲜形象”进行了阐释,主要介绍了什么是抗美援朝文学、论文中“朝鲜形象”的内涵以及论文选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接着进入具体作品分析部分,先是主要对杨朔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详细地分析,这里把人物形象分为“成长英雄”形象、志愿军战士形象、朝鲜军人形象、“另一种战斗”中的英雄和女性形象几大类,分门别类地对形象进行研究,就是试图挖掘出形象的深刻内涵及意义。紧接着第三部分,论文分析了杨朔作品中的自然景物形象与方物形象。在自然景物形象中,分别分析了地理视阈与战争视阈下的朝鲜形象;方物形象则主要就富有异域特色的方物进行了分析。在论文的第四部分中,主要从作品中的语言层面出发,对词汇与套话构筑的形象进行分析研究,探究语言层面上形象的意义。第五部分是结论部分,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具体形象的分析研究,总结出朝鲜形象的创作意义、文化内涵、启示及现今研究的意义。
其他文献
肖邦传奇般的悲剧和其作品《觉醒》主人公艾德娜的厄运都向人们揭示了十九世纪末父权制传统势力之强大和对妇女压迫之深重。本文旨在用女性意识来分析小说中女主人公的丈夫、
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特别是国家“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更是促进了外语的学习热潮。针对中考分流后的中职学生特点和语言学习动机,中职的日语课堂教学应采用实用型教
<正>《正字通》是一部按汉字形体分部编排的字书,总12卷,明代崇祯末年国子监生张自烈撰。《正字通》释义旁征博引,资料甚详,是明代一部很重要的正字书,保存了大量俗字异体。
<正>众所周知,汉文佛经在历代传抄和刊刻过程中,由于字体演变、字形讹误、刊刻臆改等原因,产生了众多版本和大量异文。而敦煌文献中存有大量写本佛经和音义材料,往往能提供一
会议
无人驾驶飞机作为一种先进的机器,现在已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不过,它们对公民的隐私保护会造成什么影响,还是一个有待探究的问题。最近几年,无人驾驶
匈牙利文学理论家卢卡奇和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围绕表现主义和现实主义引发了长达几十年的论争,在西方文论史上也是具有代表意义的学术论争之一,尤其是涉及到现实主义思想内涵
对汉文佛经异文的已有研究包括整理与利用两个方面:异文整理多数在单部佛经、断代佛经及佛经音义上,佛经利用则多数停留在刻本佛经异文上,主要是进行疑难字考据、字际关系沟
本文以涂尔干"群体促使个体体验社会角色与个人角色两种状态"的观点切入,推导出人们确认个体身份的方式。文献资料参考最早至1912年爱弥儿·涂尔干发表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
对比分析了牛油基起酥油砂粒部分和无砂部分的等温结晶动力学和晶体形态。结果表明:在各个结晶温度下(5、10、15、20、25、30、35℃),砂粒部分较无砂部分结晶速率慢。砂粒部分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