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并购的技术协同效应研究——基于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39667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许多国内企业谋求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的需求和规模都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其中一个关键的动机就是为了获取国外先进技术,进而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和转型升级。但是,大部分并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绩效,一个主要原因是中方的并购后整合能力不足,导致无法产生技术协同效应。因此研究如何通过有效整合,以实现技术协同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以吉利跨境收购沃尔沃为具体案例,利用案例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一方面分析了其并购后技术整合措施和技术协同的实现途径;另一方面从多角度分析了其并购前后创新绩效的表现情况,并与自主品牌车企中吉利的主要竞争对手(奇瑞汽车、比亚迪汽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的平均水平进行横向比较,评估并购后吉利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水平与行业平均相比是否获得额外提升,进而研究此次并购的技术协同效应是否获得实现。通过这些具体研究,本文得出了三点结论:一是我国企业能够通过跨境技术并购和有效整合措施获得技术协同效应,实现技术跨越;二是并购完成后双方建立起坚实的互信关系是技术整合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其中建立互信关系的重要手段包括对被并方的经营管理充分授权、帮助被并方提升业绩等;三是并购双方技术整合可以通过技术转让、建立合作研发共享平台等手段实现,其中技术转让属于较为快速、直接的获取先进技术的手段,而建立合作研发共享平台能够构建起双方的技术合作交流机制,是一个更加深入并且长效的技术整合手段。  最后,本文根据以上三点结论,对我国企业跨境技术并购提出了四点政策建议:一是我国企业可积极寻求跨境技术并购以实现技术跨越;二是技术整合前双方要充分建立起互信关系;三是技术整合过程初期可通过技术转让快速有效地获取被并方的技术;四是技术整合过程中要重点推进合作研发共享机制的建立。
其他文献
棉花是人们衣着的主要原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棉产区棉农收入的主要来源。在棉花生产成本逐年上升、消费全球化选择加快及农业全球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我国棉花生产面临播种面积下滑、植棉效益较低、产区间生产效益不均衡、库存积压严重、国内外价格“倒挂”等诸多问题和挑战。为此,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侧重“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转向深部地层,固井面临井下地质情况复杂、温度高、温差大、压力高、多压力系统、高含硫和膏盐层等固井难题.固井中除了应用新型水泥浆体系、固井工具等技术
公司的信用状况一直是投资者所关注的重点,根据公司的信用状况来决定是否投资以及如何投资。如何利用信用风险管理模型使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定价区域合理,使资源配置更加优化
阐述了国内外注天然气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发展概况.在区块评价的基础上,选定文88块为注天然气先导试验区,通过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天然气驱开发可以大幅度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