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组织公正是组织公正研究在学校情境中的拓展,主要探究了大学生在校园生活和经历中产生的对学校组织公正状况的感知和观念。大学生组织公正对高校管理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然而目前大学生组织公正的研究资料比较缺乏,也没有成熟的测量工具。因此,本研究编制了大学生组织公正感量表,旨在探讨大学生组织公正的结构和现状,并分析了其对学校认同的影响作用。本研究在文献分析、访谈、问卷调查、会议讨论、专家评定的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组织公正感量表的题目,形成了初始问卷。之后用初始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样本511份,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删除了11个题目,初步形成了大学生组织公正感正式问卷。在对正式问卷进行发放和数据收集后,回收有效样本351份,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分析,最终形成了大学生组织公正感正式问卷。运用正式问卷收集的数据对大学生组织公正感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进行研究。通过施测自编的大学生组织公正感量表和修订的学校认同量表,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最后对大学生组织公正研究进行了探讨和展望。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大学生组织公正量表包含四个维度,19个题目,其中有一个反向题,分别是:包含分配公正(4个题目)、程序公正(7个题目)、机会公正(5个题目)和人际公正(3个题目)。总问卷的各因素解释变异量在12.456%~14.238%之间,累积解释变异量达到53.233%。(2)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9,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93~0.818之间。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符合相关标准,而验证性因素分析报告中的拟合指标为:x2/df=1.968, RMR<0.053, RMSEA=0.053, GFI、AGFI、NNFI、 CFI、IFI都大于0.90,表明模型整体拟合较好。(3)当前我国大学生组织公正感处于中等水平,组织公正感的总分达到3.73,在各个维度的表现来看,分配公正和程序公正感偏低,机会公正水平次之,互动公正水平较高。(4)大学生组织公正在性别、专业、担任学生干部等变量上没有显著差异,而在学校类别和年级变量上存在明显差异。(5)大学生组织公正感对学校认同有显著预测作用,四个维度中程序公正、机会公正和分配公正对学校认同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互动公正与学校认同也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