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些年来的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进程不断加深,我国大学生社团的建设工作得到空前的发展,然而目前传统的大学生社团管理机制和模式无法避免地遇到新的问题和挑战。主要是因为目前学生社团的发展中,传统的社团管理理念和方法都过于行政化、注重自上而下的方式,导致很多资源都把握在学校社团管理部门手上,而无法让学生社团真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经营、自我发展的方向。作为学生社团,自身资源的匮乏,欠缺发展平台和有效途径去链接相应支援的困境,容易导致社团对自身的评价低下、认同感不高、自我定位不清晰,与其他社团之间的关系不够密切、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共享而导致其无权感、无能感的状态。本次的研究视角主要是根据当今社会工作理论界中较为热门的增能赋权理论来进行分析。社会工作者在走访目标社团的过程中,结合学院以往的资料及社团相关学生干部的工作情况,主要发现学生社团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其自身权能感不足,即处于失权或者弱权状态下,这是学生社团自身发展及管理过程中难以发挥更多能动性的原因,包括社团成员主体地位不足、社团发展方向和理念不足、学生社团负责人管理能力不足几方面问题;第二,学生社团外部发展空间不足,参与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平台较为缺失,这也是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中难以进一步创新突破的原因,包括社团专业指导工作不足、社团挂靠单位支持力度不足、同类型社团之间互动关系不足、学生社团社会参与空间狭窄。在分析完相关问题之后,笔者通过在实际工作中从增能和赋权两个角度的策略,结合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尊重平等、平等化价值观及个案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方式来对学生社团进行增能及赋权,即包括对学生社团在原本弱权或弱能状态上给予提升、无权或无能状态上给予支持补充这两种情况。通过服务评估发现,经过介入之后,学生社团进一步挖掘他们自身的潜在优势和资源能力,激发其自我认同感,使其对自身的权力和能力有进一步的认识和肯定,各社团之间能形成自助互助氛围,学生社团通过各种社会活动的参与,与外界环境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这样的活动不但能够使得学生社团获得更多外界的资源,这些资源有助于提升学生社团的综合能力,为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虽然针对广州G学校的社会工作介入行动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不可否定依旧存在困难和阻力,只有不断总结反思,推广以社会工作为视野的创新社团工作模式,强化学校组织、外部社会资源对学生社团的支持力度,为学校社团有更健康、更持续、更稳定的发展提出有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