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日语中态度动词的对比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l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词是词类的一种,主要是表示动作和状态。日本的动词研究非常活跃,在这其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动词研究课题——“态度动词”。在日本已有工藤真由美、川越菜穗子、小野正树等多个语言研究学者对态度动词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可以说日本的态度动词研究越来越明朗化。此外中国的动词研究也很活跃,可并未正式提出“态度动词”这一动词分类,因此也不存在态度动词的定义。但是在研究心理动词、认知动词、判断动词、能愿动词等相关动词时,会涉及到表示态度的动词。可以说这些研究与态度动词是有相关性的。总之,汉语中虽然不存在与态度动词有关的直接研究,但是存在相关的间接研究。如上所述,日本的态度动词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在中国至今并未提出态度动词这类说法,但是存在相关研究。因此,与日语的态度动词相比,中国的态度动词仍处于未明确的阶段。从两国语言对比学角度来看,并不存在中日态度动词的对比研究,所以目前为止并没有中日态度动词对比研究的相关成果。本人认为汉语中也存在态度动词。本论文将尝试设定汉语中也存在态度动词,在参考日语态度动词的基础上,建立起中日态度动词的对比平台,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总结两国态度动词的要素、定义,并加以分类,最后尝试从意思以及使用上对中日态度动词进行对比分析。可以说本论文填补了汉语态度动词研究的一个小空白。也为中日语言研究人员提供了系统性的对比基础,开启了动词分类中态度动词对比研究的篇章,相信通过对中日态度动词的研究,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态度动词的研究。同时从中日对比研究角度来看,对中日语言学习人员充分理解表示态度的动词也有一定的帮助,在对比研究教育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章中介绍了本文的先行研究及问题点、研究动词、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本文的研究立场、目的、范围等。第二章中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设定汉语中也存在态度动词。并指出态度动词的三个要素。之后根据先行研究,定义态度动词,最终对态度动词进行分类。第三章中根据态度动词的分类,从意思上对中日态度动词进行对比研究。从态度的三个分类,分析态度所表示意思的程度。第四章中根据上述内容,从表现形式方面对中日态度动词进行对比研究。主要分析其在表现形式上的不同点。第五章中总结本文,提出今后研究课题。总之,本文是在参考了日语态度动词的基础上,设定汉语中也存在态度动词。之后,总结了中日态度动词的定义与分类。最后从意思、表现形式角度对中日态度动词进行了对比研究。某种程度以上也可以说填补了中日态度动词对比研究的小空白。
其他文献
继1998年成功中标中国电信集团网管中心3台300kVA UPS项目后,GE UPS再接再厉,以其卓越的品质,长期稳定的运行和良好的售后服务,力压群芳,再次获得用户的青睐,获得为中国电信集团新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本文综述了电涌保护器(SPD)中Zn O压敏电阻器的并联性能和并联实验结果,借用文献[1]的研究成果,利用压敏电压U1m A这一参数进行选片,综合提出了有效的选片方法。在低压电气系统
美国国家综合肿瘤网、临床肿瘤学会、肿瘤护理协会指南已经被全球的肿瘤工作者广泛采用,并作为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不断实践总结,制定我国全面的肿瘤护理指南。指导临床护士学习、借鉴国外最新的指南,再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并加以运用。有利于护理专业提升,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利益。制定我国全面的肿瘤护理指南,最终使我国的护理实践指南体系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建材行业历来小型企业较多,近几年小企业数目又急剧增加。目前,乡办以上建材企业有7万多家,如果算上村办建材企业,总数则达20余万家。但其中大中型企业只有不足400家。遍及全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经济贸易关系日益紧密,企业间相互联系与沟通逐渐增多,因而要求信息传递及时、准确,以确保商务活动顺利进行。商务信函是商务沟通的一种重要方
在美国,特种玻璃(尖端工程玻璃)的应用范围日趋广泛,1985年已在国内形成了5.1亿美元的市场,预测到1990年将达9.3亿美元,1995年将会形成17亿美元规模的市场。据日本《硅酸盐》
期刊
注重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长期革命和建设中的优良传统。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同样必须发扬我们的这一优良传统。单纯靠发号施令,单靠多发钱去鼓励积极性,决不可
国内外译界自古以来就对翻译策略有过诸多讨论。从我国古代佛经翻译时期的“文”、“质”之争,到五四运动前后的“直译”、“意译”之辩,再到20世纪末翻译实现文化转向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