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9月,我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开放式基金登上了J力史舞台。我国开放式基金发展迅速,在截至2007年4月30日短短不到6年的时间里,开放式基金总数达到292只,已经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客观的评估各开放式基金的绩效,能为基金管理公司、投资者和监管当局提供丰富的信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借鉴国外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估领域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开放式基金最近三年半的业绩进行较全面的分析和评估,总结我国开放式基金运行的规律和特点,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阶段性的结论和参考性的建议。本文主要运用收益率指标、单因素风险调整受益指标、T-M模型、H-M模型、绩效二分法等方法,对我国开放式基金的收益、风险水平、基金经理的选股择时能力和业绩的持续性四个方面进行整体业绩评估。实证得出的结论如下:(1)我国开放式基金通过积极投资获得了超过市场基准的收益,说明我国证券市场的效率还不够高;(2)大部分基金的总体风险不高,但非系统风险在总风险中占比较高,且大部分基金都没有体现出自身的投资风格;(3)在分析期内,基金经理表现出了一定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但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4)样本基金在评价期问的中短期表现出了一定的业绩持续性。
本文最后结合实证研究的结果,对发展我国的开放式基金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