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对中国服务业碳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_Sun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冰川融化,二氧化碳及相关污染物的排放日益增加,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安危,保护环境,维护全球环境安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同议题。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步伐逐渐加快,其中不乏存在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经济的高速发展,这种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模式也使得国内学者对各行各业的绿色增长引起了关注,近年来服务业发展迅速,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而服务业在迅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环境污染的现象,传统观念里被认为是“绿色经济”的服务业发展并不是绿色的。因此,本文在测算服务业的碳生产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产业结构对服务业碳生产率的影响机制。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发现,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服务业碳生产率的测算,二是服务业碳生产率区域之间和细分行业之间的差异比较,少有从产业结构这一影响因素角度切入,探究产业结构影响服务业碳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当前服务业发展迅速的背景下将产业结构作为自变量,测算中国服务业碳生产率并将其作为因变量,选取能源利用效率作为中介变量来探究产业结构对服务业碳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全国层面和分区域的比较,从而为服务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以及分区域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1)建立产业结构影响服务业碳生产率的作用机制,探究产业结构对服务业碳生产率在全国以及分区域上的影响;(2)将中介效应模型引入服务业碳生产率相关研究中,丰富了中介效应模型的理论与应用。实证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在全国层面会通过能源利用效率对服务业碳生产率产生部分中介效应,在区域层面上,东中部地区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在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通过能源利用效率对服务业碳生产率产生完全中介。因此各地区在发展本地服务业的同时应当注意本区域的实际情况,不能一刀切盲目地发展服务业,而应当因地制宜合理发展服务业,从而提高服务业碳生产率。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球面展开的研究,建立了球面展开的数学模型和精度分析,并实现在VB环境下编程,然后转入AutocAD环境中绘制样板图,系统地说明了利用几何数学计算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
我国《专利法》第三次修改后,根据第69条第1款的规定,平行进口已成为一种正常的国际贸易行为。本文在分析专利平行进口具体类型的基础上界定了专利平行进口的概念,从理论角度
目的观察再生皮柱法治疗面颈部衰老皮肤的疗效,探索一种比较快速实现面颈部衰老皮肤再生还童的方法。方法选取面颈部衰老皮肤患者50例,通过CO2点阵激光在面颈部皮肤建立深达
裁判要旨现有技术抗辩是侵犯专利权抗辩制度中的极为重要的一种抗辩方式。虽然2008年《专利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已将其作为一种抗辩权予以法定化,但是司法实践中对其具体适
会议
孔雀亭气田位于东海盆地西湖凹陷西部斜坡带平北地区的鼻状隆起带,现共钻探井7口、开发井7口,均见工业性油气流,揭示了该气田巨大的勘探潜力。平湖组砂岩储层作为孔雀亭气田
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生产力稳步提升的物质基础。当前,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过程中的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全国人口分布格局发生了巨大转变,人口流动规模出现大幅增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农村到城市的流动人口的数量增长加快。巨大的人口洪流使得流入地人口数量急剧拉升,给城市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激发了城市活力、带来了“人口红利”,大大促进了流入地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同时由于流动人口具有流动性较强、人员结构复杂、整体素质偏低等特性,给流入
近年来,电力行业的垄断地位受电力体制改革及市场化经济影响面临着巨大挑战。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对于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组织与员工的双赢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现实状况是,很多县级供电企业往往以上级单位的绩效管理实施细则为执行参考,没有构建符合自身现状和发展要求的绩效评价体系,无法适应当前经济社会需要,绩效管理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绩效评价及平衡计分卡的相关文献,以相关理论为基础,将TQ
实用艺术作品的认定一直是著作权法的难题。近几年来,对实用艺术作品给予著作权法独立的客体认定的呼声越来越高,表明此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同时具有实用性与艺术性,是实用艺术作品独特的特征。正是因为这一特征,使得实用艺术作品在给人们带来美感享受的同时也为传统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然而,目前我国关于实用艺术作品的现行立法规定不清以及司法实务操作不规范已然说明我国关于实用艺术作品的立法研究起步晚且发展不完
随着我国乒乓球事业的不断发展,不仅在国际竞技比赛中占据了领头位置,更是得到了全民的推崇和喜爱,为我国乒乓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乒乓球专业运动员的培养方面看,竞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