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中医综合方案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指数)的改善情况,进一步评价其临床疗效,验证其有效性及优越性。 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将来源于2008年6月至2009年4月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一区符合纳入标准的早期缺血性中风患者,分为中医综合方案组(灯盏细辛组和苦碟子组)与西医组,进行临床观察,观察时间为60天。按计划共收入组患者90例,取得空白随机号1例,剔除1例,脱落10例,按试验方案完成试验者共78例,其中西医组20例(西医基础治疗+现代康复技术),灯盏细辛组30例(西医基础治疗+中药辨证治疗+灯盏细辛注射液+针灸+推拿+中药泡洗+现代康复技术),苦碟子组28例(西医基础治疗+中药辨证治疗+苦碟子注射液+针灸+推拿+中药泡洗+现代康复技术)。在入组当天、入组后第7、14、21、60天,填写“缺血性中风早期康复和避免复发中医方案研究病例报告(CRF)表”,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化积分(NIHSS)的改变及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指数)的改善情况。统计方面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结果:(1)入组治疗21天后,中医综合治疗组(灯盏细辛组和苦碟子组)总有效率为94.8%,西医组总有效率为80.00%,经统计学分析(P=0.045<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中医综合方案可以提高临床疗效;(2)不同治疗方案均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但不同治疗方案对NIHSS评分的改善程度不同,早期无显著性差异,但后期(21天)经协方差分析显示中医综合治疗组优于西医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不同治疗方案均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指数),但不同治疗方案对BI指数的改善程度不同,早期无显著性差异,但后期(60天)经协方差分析显示中医综合治疗组优于西医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1)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安全有效;(2)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的优势体现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上;(3)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缺血性中风应用越早患者获益越大,建议尽早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