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农民工子女这一群体规模的不断壮大,面临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以“身份政治”视角研究随迁农民工子女,希望能从心理,群体,社会三个层面更全面的回应这一群体的现实需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工子女这一群体规模的不断壮大,面临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以“身份政治”视角研究随迁农民工子女,希望能从心理,群体,社会三个层面更全面的回应这一群体的现实需求。通过梳理以往的随迁农民工子女身份研究,本文发现:随迁农民工子女的身份是个体心理稳定连续的人格特质,是成员对其所属群体的归属认同,是社会进行权利义务关系的资格认定;身份政治能够在身份的三个层次呈现出相应的实践策略。基于以上视角,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市L村的个案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微观层次,随迁农民工子女在稳定的环境内,能够形成有效的个体身份策略。但是因为制度性限制和结构性障碍,他们会遭遇“生活动荡”和“发展断层”的危险,遭遇身份危机。第二,在关键性情境中,随迁农民工子女的“群体边界”被激活,他们通过类化、认同和比较的过程形成了“外地人”的群体身份策略。第三,随迁农民工子女的身份政治策略停留在“生活政治”,难以通过“解放政治”改变产生身份危机和群体冲突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环境。
其他文献
笔者通过对已有人情研究的文献梳理,并结合自己研究兴趣,确定本研究的方向,研究主线基于农村社会转型现状,男性大量外出务工,妇女成为留守主体的情况下,农村人情往来主要由妇女支撑
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留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大遗址作为独特的文化遗产,其保护与利用问题逐渐引起国民重视。随着近些年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所伴生的城乡建设及各种经
在“十二五”时期,影响我国发展变化的主客观环境决定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配套以政治体制的改革。党内民主制度的完善对妥善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起着先导作用,党内基
虽然齐王岛与陆地隔绝,但是随着海岛开发与建设的不断深入,岛上的各方面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变迁中既借鉴了岛外社会的优点,同时又在变迁中创造性的凸显出一些自身的特点。特别
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农民工群体是一个特殊的产物,它的出现为城市工业化和我国现代化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但同时它所带来的问题也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农民工问题,现在已经是
社会认同是一种强烈的心理情感体验,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认同是他们适应、融入城市生活与环境的前提,因此关注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过程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采用定性访
最初,城中村在市场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城市中出现,例如广州、深圳等沿海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城中村。而如今,武汉、西安、郑州等中原地区也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