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炎性疾病,尤其在儿童发病率较高.有关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不明,有关学说包括:1.感染,2.免疫反应,3.咽鼓管功能障碍.近年来研究表明,咽鼓管功能障碍是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原因之一,机械阻塞成为引起分泌性中耳炎主要原因的可能性极少.而咽鼓管粘膜表面活性物质的减少被证明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密切相关.该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动物实验建立分泌性中耳炎模型,对咽鼓管粘--软骨膜及鼓室粘膜进行组织学观察及比较,同时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咽鼓管分泌细胞中表面活性物质样板层体的变化,以探讨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的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