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型中耳炎不同时期咽鼓管及鼓室粘膜的光镜及间镜观察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fasof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炎性疾病,尤其在儿童发病率较高.有关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不明,有关学说包括:1.感染,2.免疫反应,3.咽鼓管功能障碍.近年来研究表明,咽鼓管功能障碍是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原因之一,机械阻塞成为引起分泌性中耳炎主要原因的可能性极少.而咽鼓管粘膜表面活性物质的减少被证明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密切相关.该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动物实验建立分泌性中耳炎模型,对咽鼓管粘--软骨膜及鼓室粘膜进行组织学观察及比较,同时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咽鼓管分泌细胞中表面活性物质样板层体的变化,以探讨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的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顺铂(Cisplatin DDP)是一种有效的抗肿瘤药物,耐药的产生极大地影响和临床疗效.目前认为顺铂耐药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药物外排增加:顺铂直接或与谷胱甘肽结合,经细胞膜的
该文收集了中国医科大学1993年--1998年手术切除的胆管癌组织石蜡标本30例,取同期非肿瘤性胆管组织石蜡标本10例作对照(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所有石蜡标本切成5mμ 厚切片备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供体硝酸甘油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方法:A 组给新西兰白兔右侧臀肌注射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20mg/Kg)1次,24小时后在腹部贴硝酸甘油贴膜;B 组单纯右
本研究拟针对内膜增生的关键环节--内皮细胞损伤,首次应用基因缝线技术,以裸质粒为载体,进行移植静脉转VEGF基因治疗,研究以核基因促进内皮迅速再生、功能恢复及其对移植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