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永恒主题,也是教育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马克思主义是“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广大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不但可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也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物质力量的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教育通俗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高中思想政治课中马克思主义教育通俗化就是教师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学过程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同学们熟悉的事例、恰当的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消除高中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接受方面的障碍,达到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目的。马克思主义教育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途径、提高高中生综合素质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思想政治课中马克思主义教育通俗化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马克思主义教育抽象化屡见不鲜。部分教师教学语言抽象、枯燥,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媒体落后,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在马克思主义教育通俗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教育庸俗化、低俗化、简单化问题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思想政治课教师马克思主义教育通俗化方法的缺失,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教育通俗化的误解。针对目前马克思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马克思主义教育通俗化,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在语言方面,广泛运用日常生活语言,大量使用文学作品语言,恰当借鉴网络语言;在内容方面,实现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故事化、生活化、时代化和热点化,做到通俗化与科学化的有机统一;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利用启发引导法、情景教学法、理论联系实际法和辩论法,注重各种教学方法的密切配合;在教学媒体方面,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教学效果,注重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的密切配合;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格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榜样,创造浓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榜样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