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酸衍生物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阻抑作用及机制探讨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s142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诸多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过程中所共有的病理组织学改变,是影响慢性肝病预后的重要环节。其特征是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各成分因合成增多、降解相对不足而在肝内过量沉积。肝纤维化为一动态过程,属可逆性病变。但若进一步发展致肝小叶结构改建、假小叶形成(肝硬化阶段)则不可逆。迄今为止,临床上还缺乏公认的确切有效的抗肝纤维化药物问世,肝纤维化的防治研究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仍是国内外的热点与难点课题。胆汁酸衍生物——熊去氧胆酸(UDCA)是人机体内源性第三步合成的胆汁酸,能拮抗疏水性胆酸的细胞毒性作用,保护肝细胞膜;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细胞凋亡;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以及抑制炎症等作用。临床上对慢性肝病伴肝内胆汁淤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有研究表明UDCA可能还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其对肝纤维化的影响,本实验采用了经典的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动物造模方法——猪血清诱发肝纤维化,并选择秋水仙碱作为治疗参照药物,观察UDCA在动物整体环境下阻抑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的疗效;进一步研究UDCA对TGFβ1诱导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和Ⅰ型胶原分泌的影响以及UDCA对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UDCA阻抑肝纤维化的可能分子机理,为临床上防治肝纤维化提供初步的基础理论与动物实验依据。方法:1.Wister大鼠12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6组:肝纤维化模型组(B组)20只,给予猪血清腹腔注射,0.5ml/次,每周2次,持续12周,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正常对照组(A组)20只,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UDCA大中小剂量组(C、D、E组)各20只,猪血清处理同模型组,同时将UDCA(30mg·kg(-1)·d-1、15mg·kg-1·d-1、7·5mg·kg-1·d-1用普通饮用水配至成8g/L、4g/L、2g/L的浓度,给大鼠自由饮用,持续12周;秋水仙碱组(F组)20只,猪血清处理同模型组,同时将秋水仙碱(0.1mg·kg-1·d-1)用普通饮用水配成秋水仙碱水溶液,给大鼠自由饮用,持续12周。实验结束时称重后处死全部大鼠,剖开腹壁,观察大鼠肝脏和脾脏情况:采用HE染色法和Masson染色法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改变及纤维化程度分级;随机抽取样本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改变;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汁酸(TBA)和白蛋白(Alb)指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CⅢ);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肝组织Ⅰ型胶原、Ⅲ型胶原、TGFβ1表达,并用图像分析半定量法检测其平均灰度值;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肝组织Ⅰ型胶原、Ⅲ型胶原、TGFβ1mRNA的表达,并用图像分析法计算其曲线下峰面积与GAPDHmRNA积分值之比值。2.用不同剂量(0.25、0.5、1.0mmol/L)的UDCA处理经5ng/ml TGFβ1诱导的HSC-T6 24h及48h。MTT比色法检测UDCA对HSC-T6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Ⅰ型胶原、cyclinD1、cyclinE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3.用不同剂量(0.25、0.5、1.0mmol/L)的UDCA处理经5ng/ml TGFβ1诱导的HSC-T6 24h及48h。以蛋白印迹法观察UDCA对TGFβ1Ⅰ型受体(TβRⅠ)、Smad3、Smad4、Smad7蛋白表达的影响;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Smad3、Smad7、CBPmRNA的表达。结果:1.UDCA各剂量组大鼠体重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5~0.01),肝重和脾重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P<0.05~0.01);UDCA各剂量组肝纤维化病理分级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5~0.01):UDCA各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GGT活性和TBA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0.01),UDCA大剂量组血清Alb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UDCA各剂量组大鼠血清中HA、LN、CⅣ和PCⅢ水平较模型组明显下降(均P<0.01);UDCA各剂量组大鼠肝组织Ⅰ型胶原及其mRNA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0.01),而且呈剂量依赖关系:Ⅲ型胶原及其mRNA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0.01);UDCA大剂量组大鼠肝组织TGFβ1mRNA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但其TGFβ1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P>0.05);电镜显示UDCA各剂量组大鼠肝组织超微结构较模型组显著改善。2.UDCA对TGFβ1诱导HSC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关系;UDCA使HSC G0/G1期细胞明显升高(P<0.05~0.01),对HSC细胞周期有明显的阻滞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关系;UDCA显著抑制Ⅰ型胶原及其mRNA表达(P<0.05~0.01),而且这种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关系;大剂量UDCA可显著抑制cyclinD1、cyclinE蛋白表达(P<0.05)。3.经外源性TGFβ1诱导后,大鼠肝HSC TβRⅠ、Smad3、Smad4、Smad7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0.01),Smad3、Smad7、CBPmRNA表达亦显著增加(P<0.05~0.01):UDCA对TGFβ1诱导HSC TβRⅠ蛋白表达及Smad4蛋白表达无影响(P>0.05);UDCA能够显著减少TGFβ1诱导HSC Smad3蛋白及其mRNA表达(P<0.05~0.01),而且这种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关系;显著减少CBPmRNA表达(P<0.05~0.01),而且这种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显著增加Smad7蛋白及其mRNA表达(P<0.05~0.01)。结论:1.UDCA可显著增加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大鼠体重,降低大鼠肝重和脾重;显著改善大鼠肝纤维化病理程度;显著降低大鼠血清ALT、AST、GGT、TBA,升高Alb,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和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从而减轻肝纤维化:显著抑制大鼠肝组织Ⅰ型胶原表达,而且呈剂量依赖关系;显著抑制大鼠肝组织Ⅲ型胶原表达:大剂量UDCA能显著抑制大鼠肝组织肝纤维化细胞因子TGFβ1mRNA表达,在一定程度上阻抑肝纤维化的发展。2.UDCA对TGFβ1诱导HSC细胞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关系;UDCA对HSC细胞周期有明显的阻滞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关系;显著抑制Ⅰ型胶原分泌,呈剂量、时间依赖关系;大剂量UDCA对cyclinD1、cyclinE蛋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3.UDCA对TGFβ1诱导HSC TβRⅠ蛋白及Smad4蛋白表达无影响;UDCA能够显著减少HSC Smad3蛋白及其mRNA表达,而且这种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关系:显著减少CBPmRNA表达,而且这种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显著增加Smad7蛋白及其mRNA表达,从而有效地减弱了TGFB 1的信号转导,可能是其干预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发挥阻抑肝纤维化作用的重要分子基础。
其他文献
海底管道阻流板(Spoiler)自沉埋技术是一种新型管道自埋技术,为深入了解其作用机制及其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安装有阻流板的杭州湾海底管道历年检测资料,结合管道附近海域海床、潮
烃类是地表油气地球化学勘查地下油气藏的直接指标。目前我国油气化探中常用的酸解烃法检测出的烃类,不应定义为"吸附烃",它是介质吸收的产物,属结合态烃类,应定义为"吸收烃"
描述了三颗引力卫星CHAMP、GRACE和GOCE的工作原理,介绍了重要的以及最新的利用GRACE数据建立的全球重力场模型EIGEN-CG01C、GGM02.
地质大调查以来区域重力调查取得了重要进展,1:100万区域重力调查基本实现了全国陆域的全覆盖,1:20万区域重力调查稳步推进,取得一批地质成果。区域重力调查技术进步突出:普遍使用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作为我国基础经济单元的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现有的县域金融体制与县域经济发展要求并不匹配。本文分析了县域经济和金融之间的不协
<正>王大夫:今年28岁,体质瘦弱,血压较低,医生说这是体质性低血压,不知是否需要治疗?厉敏厉敏: 一般成年人收缩压低于12千帕,舒张压低于8干帕者便可称为低血压,其发生原因
内蒙古羊蹄子山沉积变质型钛矿床是一个新的钛矿床类型。通过对地质、地球物理前提条件的研究和找矿方法试验,认为高精度磁法是找沉积变质型钛矿床的基本方法,重力为有效的找矿
1996年,是我国农历丙子年,俗称"鼠年",笔者特搜集了一些有关鼠的趣闻推荐给您,供休闲时一阅。袖珍鼠:在前苏联的巴尔喀什湖边,有一种极小的鼠,整个身体只有顶针那么大,要看清
化学地层学因其交叉学科特点和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使得研究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不足都将造成测试出现偏差,成果的可信度也将出现问题。高昂的成本也要求研究者把有限的资源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