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其旅游开发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ne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生态旅游是以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为依托,以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景观为基础的旅游活动,湿地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环保、负责任的新兴旅游形式始终强调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并通过对参与者的教育功能、各方的积极参与来追求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探究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与开展湿地生态旅游之间的关系,寻求二者互惠共赢、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   本文基于现有的旅游学及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结合国内外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界定相关概念范畴,探究湿地生态旅游的特点及内涵,构建出湿地生态系统与湿地生态旅游的关系模型。在理论研究指导下,根据PSR模型构建了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以南四湖、黄河三角洲和胶州湾为代表的山东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情况进行评估,以期发现生态系统中的优势与不足,以此指导山东省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1)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对相关支撑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和深入研究,把旅游的相关理论与生态系统健康的相关理论相结合,找到二者的契合点,提出了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与开展湿地生态旅游二者之间的关系模型,把生态系统的健康测定引入到生态旅游的开发与管理中来。   (2)运用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为研究工具分别探索2009年山东省三个湿地生态旅游区生态系统的健康情况和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从总体上对山东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情况进行横向的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山东省三个代表湿地区域中胶州湾综合得分为0.5612,黄河三角洲地区综合得分0.6991,南四湖地区综合得分0.6493。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整体处于健康状态,南四湖湿地已陷入脆弱状态,而胶州湾湿地的健康状况最不容乐观,处于一般病态。   (3)依据PSR模型,对山东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一方面山东省湿地生态系统总体压力较小,健康值比较高,表明山东近年湿地保护意识有所提升,在人口、物质生活、工业、农业等方面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攫取利用得到有效改善,但是旅游的发展仍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压力;另一方面山东省湿地生态系统整体健康状态及响应情况令人担忧,南四湖湿地处于脆弱状态,胶州湾湿地已经处于一般病态,除了黄河三角洲湿地在环保力度、政策管理等方面成果显著外,另外两个湿地的相关管理部门对湿地的保护管理力度明显不足。   (4)综合山东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结合目前山东省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从旅游规划开发、旅游产品打造、营销模式及旅游行为主体管理等角度提出了适合山东省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的开发模式和发展策略。即在旅游开发中要注重单体功能分区及整体上分段、分带的点轴有序开发;打造的湿地生态旅游产品要有差异化,突显地区特色,避免产品的雷同化恶性竞争;在营销方面注重整体形象的推广,以“红湖、黄河、碧海之旅”为口号进行多渠道分销;政府、旅游企业、社区及旅游者等行为主体都要积极参与到湿地生态旅游的保护及管理工作中,追求人地和谐,互利共生。  
其他文献
期刊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西方各国证券市场开始出现证券机构化的趋势,这就是机构投资者发展的开端。近几十年,西方机构投资者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他们对公司治理的态度由“用脚投票”转变为“用手投票”。在这样的国际大环境下,我国的机构投资者也开始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而且改善了上市公司的部分治理状况,对公司绩效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我国机构投资者通过对影响公司治理,从而影响公司绩效的机理。从机构投资者持股
近年来,有关民营企业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一直都是理论与实践界的热点问题。然而,大多数已有研究往往着眼于公司治理与财务监管方面,极少有学者聚焦民营企业的主要经营管理负
新经济环境下,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经济的一体化和全球化,产业分工的专业化和顾客需求个性化的快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联合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