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辅助微纳刻划系统设计及其实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ina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纳器件在电子信息、航空工业、生物医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开展微纳加工相关研究工作对于促进微纳器件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面向高性能、高精度微纳刻划系统的迫切需求,开展振动辅助微纳刻划系统设计、性能分析及实验研究,全文主要工作如下:完成了振动辅助微纳刻划系统的研发,设计和分析了系统两大核心部件微定位器和探针刻划系统。微定位器采用新型混合放大机构以获得紧凑的结构、较大的横向刚度与良好的动态性能,并使用新型凹面配合方式,为驱动器提供良好的限位和自动对心功能。探针刻划系统采用金刚石探针与十字柔性梁
其他文献
车间调度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工作环境提出更高要求,其中之一是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因此,本文提出考虑作息时间的车间调度问题,分别构建了考虑作息时间且混合加工可恢复与加工不可恢复的作业车间、柔性作业车间与流水车间调度问题模型,以遗传算法为主要技术手段,研究了相应的求解算法。通过标准算例验证算法的正确性、有效性/优越性,再进行案例仿真,验证了模型及算法的正确性,分析了加
学位
经典调度问题中假设机器是一直可用的。然而,长时间工作会降低机器可靠性,严重时可能突发故障,致使生产中断,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时还会造成人身伤亡。为避免上述问题发生,需对机器进行预防维护,减少故障概率。另一方面,预防维护需占用一定生产时间,只有将生产调度与维护计划集成优化,在合理时间安排预防维护,才能在保证设备可靠性的前提下,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同时,预防维护并不能杜绝机器故障的发生,故障维护也会
学位
在药品推荐问题中,用户和药品数量众多,且用户通常出于疾病需求才会与少数药品产生交互,数据稀疏性问题严重。相关研究发现,在基础模型中融入辅助信息可以有效缓解数据稀疏性问题。  因此,本文从用户和药品的角度展开研究,克服使用稀疏的评分矩阵进行推荐时推荐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两种改进的混合模型。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提出一种融合药品语义和用户行为的混合推荐算法DSUB-MF。首先使用药品分类信
学位
在实际的工业环境中,齿轮箱由于工作强度高且工作环境恶劣,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故障。对齿轮箱的振动信号进行分析是一种实用且有效的检测故障的方法。但使用传感器采集到的振动信号不仅包含齿轮、轴承等关键部件的耦合振动信息,还包含背景噪声及其它干扰信息。尤其是齿轮箱同时发生多种故障时,对齿轮箱故障的检测与诊断更为困难。本文针对机械设备中的多故障问题提出了基于空间时频分布(STFD)的欠定盲源分离方法,并将其
学位
有效的寿命预测方法在对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较高的机械加工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近年来,随着存储设备容量的提高,用于分析处理的监测数据呈现海量、高维度以及多度量性的特点,太多的输入数据会导致模型收敛困难,影响预测效果。虽然传统方法例如支持向量回归等在性能退化参数预测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当模型的输入特征缺乏足够的信息时,依然会对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为评估设备当前的性能退化参数以及预测剩余使用寿命带
学位
学位
离心压缩机作为一种关键的动力机械在化工、汽车、冶金等行业内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现代工业的持续发展,对单级离心压缩机提出了更高需求,叶轮转速也随之增高,给压缩机运行的稳定性及工作范围带来挑战。为保障压缩机在高压比条件下的高效率、宽流量和稳定工作范围,发展出了诸多压缩机扩稳技术,预旋与自适应机匣处理是其中重要的两种方法。本文从预旋着手,探究其对压缩机性能的影响机理,并将预旋与自适应机匣二者结合分析对压缩
学位
水润滑陶瓷轴承具有高硬度、耐腐蚀、耐磨损、环保性等多项优异性能,氮化硅为理想的陶瓷轴承材料,其在水润滑条件下可以达到极低的摩擦系数,实现超滑。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兼具经济性和环保性,研究发现将其用作润滑油添加剂时,可以有效提升润滑性能。本文以水润滑氮化硅陶瓷为研究对象,将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用作水基润滑添加剂,探究纳米颗粒的参数对其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在多种摩擦工况下实验,结合多种表征分析手段,建立纳米颗
学位
刚性折纸是折纸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在处理刚性面板折叠这一实际工程问题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在刚性折纸中,所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将刚性面板组成的多面体结构进行单自由度紧密折叠。然而,关于如何将多面体结构紧密地折叠成平面结构的研究还很少。数学家们证明把封闭的多面体结构刚性折叠是不能实现的,因此,现有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如何刚性折叠不具有上表面的盒状结构。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解决方案能使具有全部表面的折纸立方体
学位
面向高效高精度轴孔装配的需求,本文提出以混联柔性机构实现被动轴孔装配的方案,开展混联柔性机构的构型综合、柔度建模与轴孔装配实验研究。全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混联柔性机构的轴孔装配方案设计。分析轴孔装配过程中轴件的受力变化情况,提炼出装配系统与误差补偿机构的设计要求。结合并联机构与柔性机构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新型混联柔性机构的轴孔装配系统总体方案。选取片弹簧作为并联柔性机构的基本柔性单元,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