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关系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是整个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谐的劳动关系,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社会稳定的保障,也能体现出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文章从劳动关系理论和我国现阶段企业改制相关文献出发,发现对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中劳动关系的研究比较匮乏,认为在“国退民进”企业改制的视角下,分析企业劳动关系由紧张冲突转向和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运用产权理论、冲突理论、经济人与社会人等多种理论,充分分析和研究了“国退民进”企业改制下的劳动关系,认为和谐劳动关系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和谐社会的保障。
在我国“国退民进”企业改制背景下,以改制过程中劳动关系的紧张与冲突事件为切入点,以坚持效率与公平为基础,从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研究此背景下劳动关系,提出企业劳动关系由紧张冲突、修复改革到和谐稳定是一条必由之路。
在此基础上,分析和研究了和谐劳动关系的内涵、特点,重点指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决定的,是多种经济成分健康发展的需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分析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基于桑德沃劳动关系理论模型提出和谐劳动关系的影响因素。
文章以7.24通钢事件为例,分析了“国退民进”企业改制中劳动关系不和谐现象,认为劳动关系紧张冲突的诱发因素是“经济人”思想,而激发因素是企业改制,解决劳动关系紧张的最根本方式之一是解决劳动者切身利益问题。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基础上,探讨劳动关系紧张冲突的主要体现,提出劳动关系改革与修复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认为“社会人”思想是和谐劳动关系的保证,并分析了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原则等。最后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提出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