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改性镁合金生物相容性及成骨能力的体内实验研究

来源 :内蒙古医学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74788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表面改性镁合金的生物相容性和成骨功能进行初步观察。   方法:家兔股骨内植入未改性Mg-Mn和改性Mg-Mn-zn两种医用镁合金棒,分别于植入后1-8w处死动物,观察镁合金植入对实验动物的全身影响(包括肝、肾功、血电解质变化)及其对股骨局部的骨诱导作用(常规观察、影像学检查、植入体/骨界面组织学观察和骨生长因子BMP-2、TGF-β1免疫组化检测)。   结果:①两种镁合金在体内降解没有造成兔肝功、肾功和血液无机盐成分的异常变化。②植入表面改性合金1w后,无炎症反应,植入体边缘已出现成纤维细胞带和明显的纤维结缔组织。植入2w后,部分区域已形成类骨质。植入3w后,骨小梁连接成片,但排列不规则,破骨细胞散在其中。植入4w后,植入体表面几乎完全被新生骨小梁所占据,骨小梁排列规则,骨化明显。植入未改性合金1w后,界面区有淋巴细胞浸润。植入2w后,炎症反应消失,紧贴植入体表面可见一条连续的成纤维细胞带。植入3w后,植入体处可见少量新生类骨质。植入4w后,植入体表面被新生类骨质占据,骨小梁分布均匀、连接成片,可见密集排列的成骨细胞及骨基质。③BMP-2、TGF-β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植入未改性及表面改性合金1-2w后,植入体/骨界面区BMP-2、TGF-β1均呈持续的强阳性表达。植入3-4w后,BMP-2、TGF-β1表达逐渐减弱,以第2w时两种植入体界面区值BMP-2、TGF-β1表达最高,与第1w、3w和4w相比均有显著差别(P<0.05)。在植人前3w,表面改性镁合金界面区的BMP-2、TGF-β1表达与未改性合金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表面改性镁合金显著促进了合金表面的早期骨形成和骨整合,表明表面改性镁合金具有较好的的骨组织相容性和骨诱导作用,可能与表面改性镁合金显著引起周围组织中BMP-2、TGF-β1表达增加有关。
其他文献
现阶段,我国办公建筑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老旧建筑,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的消防设施因年久失修等原因,以使其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加快对旧办公楼消防设施的隐患整改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英语口语学习App也逐渐增加.同时,许多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使用手机APP学习英语口语的数量逐步增长,而学生反馈的结果却不尽相同.本文通过问卷调查
目的:探讨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适当的条件下体外分化为胰岛样分泌细胞的可能性。内容:从20例流产的胎儿骨髓中分离,筛选并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学英语迎来了新一轮改革,其教学模式呈现出新特点.与此同时,大学英语教师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在2020春季学期,教师实施了基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