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载组合列车智能化制动控制技术的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wolf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大列车的制动问题是重载运输首先需要决解的难题之一。目前国内重载组合列车使用的是传统空气制动系统,列车采用同步制动控制技术,其存在因制动指令有延时导致列车编组不能过长、在起伏线路上列车运行受力复杂等缺点。针对同步制动的不足,通过研究现有组合列车的同步制动方式,提出了一种机车智能制动控制的方法。该智能制动控制是根据列车制动时机车所处的轨道状况及机车车钩力大小等信息,智能地控制机车电制动来缓解整个列车的纵向受力。本文根据传统机车电制动的特点,提出组合列车在进行制动控制时对机车输出的电制动力进行模糊智能控制,从而减小列车制动时的纵向车钩力。根据组合列车在起伏坡道上制动时车辆间受力特点,制定了机车电制动的模糊控制规则。通过分析列车纵向动力学的特点,建立了组合列车纵向动力学的数学模型。介绍了摩擦缓冲器的特点,建立重载货运车辆常用的MT-2型缓冲器的计算模型,并将缓冲器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值对比证明了所建模型是准确的。对组合列车的空气制动系统的特点作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制动缸压力变化的建模方法。在MATLAB/SIMULINK建立了2万t重载组合列车的仿真模型,详细介绍了车钩力模型、车辆空气制动计算模型、机车电制动模糊控制系统模型等。·本文还对组合列车在不同线路上、不同制动工况下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对组合列车使用所提出的机车智能制动控制的方法和组合列车使用传统的制动方式做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使用机车智能制动能较大幅度减小列车在制动控制过程中最大车钩力,提高了组合列车的运行安全性。证明了提出的机车电制动力模糊控制在减小列车制动时的纵向力理论上是可行的,同时仿真计算也为机车的智能制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农业产业深度参与国际合作,为农类高职院校依托产业“走出去”提供了可行性和市场空间。研究结果表明,农类高职院校“走出去”的政策支持有力、市场空
【目的】通过对血清伯氏疏螺旋体IgM抗体阳性和弱阳性的葡萄膜炎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掌握莱姆葡萄膜炎(Lyme uveitis)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探讨IgM和IgG抗体效价的变化规律,以指导
<正>不等式为同一函数当函数值不等时或两函数其函数值不等时自变量所对应的范围,其实质是一种不等关系。重要的不等式揭示了这种“等”与“不等”的辩证关系,常常利用这种关
手势是语言交流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非语言媒介,其不仅与语言互动间的关系密切,而且具有不同的交流认知特征。文章重点归纳和述评了手势和语言交流的关系,手势相对独立的交流
应急柴油机是核电厂的应急动力系统,事故情况下要求在10 s内启动并达到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保证电站安全停堆。核电机组大修期间,应急柴油机再鉴定是关键路径之一。该文以秦
关于咨询GB12348噪声监测问题的回复来信:按照现在企业自检要求,企业每季度最少进行一次噪声监测,1.作为工业园的企业,三面邻厂或者两面邻厂的情况非常多,有实体墙也有是栅栏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创造性转化,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