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站北试验(为期两年)、站西北试验(为期4年)和大田调查辅助试验。设置了整翻正常施肥与粉碎、清茬、整翻无肥等处理,研究结果表明: 1.越冬前2个月内,粉碎还田比整株还田的分解速度快;经过漫长的冬季到返青测定,整翻与粉碎处理的剩余固形物基本相等;到9月底,秸秆翻压一年后整翻和粉碎处理分解率均达到了85%,剩余的15%左右的固形物也变得黑烂腐朽。 2.在冬小麦的各个生育期内对不同处理土壤腐殖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整翻处理与粉碎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但两者均与清茬处理差异显著,表明秸秆还田能有效增加土壤腐殖质,但与还田方式相关不明显。 3.整翻处理由于秸秆结构相对保持完整,其含水量大于粉碎处理,由于秸秆中含有大量水分,可在作物生长过程中逐步释放出来,可保证土壤中水分的含量,消除由于秸秆分解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导致作物生长缺水的负面影响。 4.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降低土壤容重、有效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但与对照相比有较明显的差异。 5.秸秆还田后,土壤C/N的比值在13.86和17.23之间变化,证明了秸秆还田并没有产生人们顾虑的与土壤争氮导致农作物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出现。秸秆还田后,土壤中磷素无显著增加。 6.通过对土壤呼吸的测定,得到了土壤中碳素的运移规律:a.土壤呼吸在每天13:00左右达到高峰。b.土壤呼吸在8月份达到高峰,10月份由于土壤的耕翻再加上施肥的作用,又出现另一个高峰。 7.在站北试验中得出,玉米秸秆还田后,冬小麦产量增加了6.21到8.32个百分点。整翻处理和粉碎处理与清茬处理相比较,增产效果显著。 与秸秆粉碎还田等其它处理方式相比,玉米秸秆整株还田在秸秆分解速率,改善土壤理化、生物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方面有着相同或相近的作用,但是由于秸秆整株还田省工、省时、省钱、操作简便,容易为农民群众所接受,应在农村加以广泛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