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赋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ang_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以科举取士,律赋成为考生获取功名的一项重要工具,宋代士大夫由此特别喜好和重视赋体文学的写作,这也决定了宋赋在宋代文学史中具有的重要位置。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宋赋资料比较分散,并受“一代之胜”文学史观的影响,宋赋一直没有受到学术界应有的关注,和宋词、宋诗研究相比,宋赋的研究相对滞后。《全宋文》对宋赋文献的整理,为全面研究宋赋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本文尝试对宋赋作详细的梳理和考察,以期能深入发掘宋赋的文体演变和美学特征。由于宋赋涉及的范围较为宽广,本文不片面追求体系的完整,强调突出问题意识。不空泛说理,注重赋体文学的形式研究。   全文共分为八章,前四章为宋赋综论。第一章论述了宋代古文运动对宋赋赋风的影响,主要是从道统和文统两个方面来考察。第二章深入探讨了“以文为赋”在宋代辞赋创作中的积极和消极意义,以期辩证地对待“以文为赋”的得失问题。第三章从赋兼才学的赋体观、批评观、创作观三个方面,深入论述了宋人“以学为赋”在赋学理论和创作实践上的创新特征。第四章通过认真梳理赋学“按题材分类”和“按体分类”的详细情况,结合历代典籍对宋赋经典作品的具体分体,分析了清陆菜三分法的利弊,在此基础上肯定了宋赋五分法的合理性。   后四章为宋赋分体研究,着重讨论了宋代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赋体,即文赋和律赋。第五章讨论文赋的散文化特征,从句式、词语、结构三个层面揭示文赋散文化的文体规律和审美情趣。第六章探讨文赋的理趣特征,详细描述了文赋理趣形成的文化背景及其多维存在,结合与汉赋的比较,重点阐述了文赋理趣的文体特征。第七章通过详细梳理宋代科举试赋的用韵情况,统计了试赋用韵频率及其分布规律,分析和总结了试赋题面限韵与考生押韵的关系、试赋每韵韵次及字数分布的关系,以及简要阐述了宋代试赋用韵犯例及处罚办法。另外,结合试赋的用韵分析,还解决了官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八章分析了八篇典型试赋的格律情况,归纳出宋代试赋格律八韵精粗图,揭示了宋代试赋格律的独特性,并比较了试赋格律与诗律的异同。
其他文献
土壤缺水率法是适合本地区水稻干旱评估的重要方法之一。本研究根据水稻各生育期不同的土壤缺水量、缺水率,得出本地区水稻生长期间缺水率和减产率的关系并研究其对水稻产量
在王朔的作品中父亲的形象占有很少的笔墨,似乎是不重要的。王朔文本中的“父亲”问题亦很少受到批评界的关注。本文试以拉康关于父亲的理论解读其作品。“父亲之名”体现的是
学位
坚持用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的一条基本经验。特别是在当前我们党的执政条件、经济社会生活环境、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要实现基层组织科学
约翰·杜威的经验美学改造了传统哲学中“经验”的内涵,并赋予了其本体地位,指出“经验就是生活”,这是其美学思想的根本出发点。正因为对世俗生活的积极肯定,所以他才没有忽
萨缪尔·贝克特是兴起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法国,随后在西方社会盛极一时的“荒诞派戏剧”流派中的代表性剧作家。   本文首先讨论了贝克特生活的社会现实环境,以探讨他的哲
学位
在秉承地域文学传统创作的秦地当代小说家中,路遥和陈忠实是两个重要的代表,他们既有大致相近的文学理念和审美追求,又有各自成熟的个人风格。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路遥和陈忠实
学位
本文对石材的粘接与修补技术进行了评述,石材的粘接与修补不仅可以提高石材行业的经济效益,也是石质文物修复不可缺少的技术,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山水”一直是斯奈德诗歌创作的永恒主题。迄今为止,他创作了十多部诗集,影响深远,远出于文学界。斯奈德是一位杰出的现代诗人,也是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因而考察斯奈德的山水诗,不
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是防洪减灾的一项重要手段,在系统建设中配备专业的仪器设备,为确保仪器设备能正常发挥作用,本文对仪器设备监理的质量、进度、投资等关键环节进行
本文以公元196年[建安元年]——公元226年[黄初七年]30年间所写作的书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一期间著名文人的书信的整理和研究,以求对建安时期的书信及其反映的文学、文化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