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动脉灌注化疗与全身静脉化疗的对比分析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2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应用动脉灌注化疗和应用全身静脉化疗两种不途径的近期临床疗效,毒副作用,组织学改变,化疗至手术间隔时间及长期疗效,并进行评价分析,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更科学、更有效的途径。  材料与方法:回顾了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的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例,其中动脉灌注化疗组44例,全身静脉化疗组48例,均采用多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动脉组使用 Seldinger经皮穿刺股动脉行肿瘤区域灌注化疗,约4周后行手术治疗;静脉组使用外周静脉全身化疗,每一疗程为4周,1-3个疗程后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均采用乳腺癌根治术或乳腺癌保乳术。观察两组病例的近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以及远期疗效等,对比分析。  结果:化疗结束后观察肿块大小变化,动脉组完全缓解(CR)2例(4.5%),部分缓解(PR)39例(88.6%),总有效率(CR+PR)为93%;静脉组完全缓解(CR)0例(0%),部分缓解(PR)30例(62.5%),总有效率(CR+PR)为62.5%。两组资料比较,动脉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静脉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的不良反应尤其是骨髓抑制反应、胃肠道反应及脱发,动脉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静脉组,两组资料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长期生存率,两组第1、3、5年累积生存率大致相仿,动脉组的第10年累积生存率较静脉组稍高,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采用动脉灌注化疗近期总有效率,病理完全缓解率,肿瘤缩小程度远优于全身静脉化疗。动脉灌注化疗较全身静脉化疗能有效的降低毒副反应,尤其是骨髓抑制反应、胃肠道反应和脱发。对于长期疗效评定,动脉组的第10年累积生存率较静脉组稍高,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其他文献
我们家里面的许多电器都有遥控装置,操作起来十分方便。
期刊
背景: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缓慢进展的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其特点是大脑与脊髓内播散性脱髓鞘,造成时间、空间多发的症状、体征,且病程常有多次的缓解与复发[1]
在回顾国内外有关水务产业引入竞争机制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了外资水务在华FDI对我国水务产业的影响。最后,得出了对我国水务产业市场化改革的建议:对自然垄断环节和非自然垄断
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桥梁建设中原材料的选用、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等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