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蒿黄酮类成分抗病毒作用的谱效关系研究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中药一枝蒿不同溶剂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根据HPLC图谱与一枝蒿抗病毒活性测定结果,“谱-效”结合,直观分析其起抗病毒活性作用的化学成分,揭示一枝蒿抗病毒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①考察一枝蒿黄酮类成分提取方法及HPLC色谱条件,应用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建立一枝蒿不同溶剂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相似度作为指纹图谱的评判标准,标定特征峰,确定相似度评价结果;②以MDCK细胞培养模型,采用细胞病变法(CPE),结合MTT法作为指标,初步评价一枝蒿抗流感病毒活性;以转染人HBV-DNA肝细胞HepG2.215细胞培养模型,初步评价一枝蒿抗乙肝病毒活性;③运用灰色分析建模软件,将HPLC指纹图谱数据与抗病毒结果进行关联,获得一枝蒿不同提取部位色谱指纹特征与其抗病毒作用之间的关联系数,从而确定各成分对“抗流感、抗乙肝病毒作用”贡献的大小顺序;④最后,采用HPLC-MS法,初步了解一枝蒿抗病毒活性作用可能的化学物质。结果:①构建一枝蒿20个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年A版)软件,确定了9个共有色谱峰;②通过体外抗病毒试验,在一枝蒿不同提取部位样品中,S2、S5、S6号呈现一定的抗流感病毒作用;S2、S3、S4、 S5、S7、S8、S11、S12、S13、S14、S16号呈现一定的抗乙肝病毒作用;③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确定各特征峰所代表的各化学成分(以特征峰编号作为该特征峰所代表的化学成分名称)对其抗流感病毒作用贡献的大小顺序为:9>4>3>1>7>2>6>5>8;抗乙肝病毒作用贡献大小顺序为:9>7>5>3>4>2>8>1>6;④通过HPLC-MS分析,抗流感病毒作用的活性成分可能主要为紫花牡荆素、一枝蒿酮酸、芹菜素化合物等;抗乙肝病毒作用的活性成分可能主要为紫花牡荆素、刺槐素化合物等。结论:所构建的一枝蒿不同溶剂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方法简单,重复性好;运用一枝蒿不同溶剂提取物抗病毒“谱-效”相关的数学模型评价一枝蒿抗病毒活性的方法准确、可行,使其判断结果更科学、更全面、更符合实际情况。
其他文献
皇冠(Mahkota dewa)属瑞香科(Phaleriamacrocarpa[Scheff.]Boerl)植物,盛产于印尼。皇冠的叶子、果实、树茎等都有明显的药理作用,在印尼民间,已有许多病例说明它具有治愈肾病、
金银花(Lonicerae japonicae Flos)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的干燥花蕾,是一种药食同源类植物,在全国分布较为广泛。现代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抗内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糖尿病早期大鼠血管神经病变的改善作用。方法:链脲佐菌素(STZ,55 mg·kg-1)腹腔注射诱导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小檗碱给药组,72 h后尾静脉取血监测血糖值,大于16.7 mmol·L-1视为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成功。给药组造模两周后每天灌胃给予200 mg·kg-1小檗碱,持续2周。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肠系膜血管形态学变化;运用电场刺激诱发
本课选自人教社高一新教材第一章第五节。一、设计思想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是运动学与动力学的桥梁,也是高中物理中比较抽象、难懂的概念。学生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