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企业迫切需要在国际社交媒体平台上与全球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具有即时、价低和易访问等优势,已成为全球各行各业、各种规模企业最重要的沟通渠道之一。然而,大多数中国企业在国际社交媒体平台上投入的力度不够,加之2018年以来,中国企业面临的国际舆论更加复杂和不利,在当前环境下,中国企业亟需推广自身形象并与全球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在学术界,研究人员对跨国公司和品牌在不同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传播和话语实践进行了探讨。对于中国的企业和品牌,研究者主要调查他们在中国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交际和话语实践。然而,很少有研究关注中国企业和品牌在国际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传播和话语实践。从理论上讲,体裁分析和多模态话语分析在企业社交媒体话语研究中应用较少。体裁分析关注专业话语、体裁和实践,在企业话语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公司每天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大量图片,但很少人对此进行学术研究。另外,很少有研究在国际社交媒体平台上对比中国和美国的企业话语。为了填补研究对象和理论框架方面的空白,本研究将对企业社交媒体话语进行多模态体裁分析,并对华为和思科的推特话语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框架采用四个层次的分析,即交际目的、语言特征、视觉特征和供用特征。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研究问题。研究问题1:在华为和思科的企业推特中可以找到哪些交际目的?两家公司有何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研究问题2:华为和思科的企业推特有哪些语言特征?两家公司有何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研究问题3:华为和思科的企业推特有哪些视觉特征?两家公司有何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研究问题4:华为和思科的企业推特应用了哪些供用特征?两家公司有何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研究结果与相应解释如下。(1)交际目的:在原始推文中,两家公司主要在宣传企业实践,华为更多报道行业新闻,思科更倾向于开展在线活动。华为的回复大多是向其解释企业行为,而思科的回复大多是为客户服务。相似的交际目的主要是由于华为和思科同属于信息通信技术行业且都是财富500强公司;不同的交际目的主要是源于华为和思科的不同的企业文化。(2)语言特征:两家公司都使用积极的评价性形容词来塑造有爱心的企业形象,或暗示公司的能力和权威;采用非正式的方式表达感谢、吸引追随者或征求追随者的行动;用复数第一人称代词代表公司以构建集体身份,或指代利益相关者和粉丝,使其与公司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使用积极的情感形容词向利益相关者灌输信心,吸引更多的消费、合作和投资。由于华为的推特账号由一家美国数字营销公司进行日常运营,因此华为与思科有类似的语言特征。(3)视觉特征:华为和思科使用概念图的频率都高于叙事图,因为信息通信技术行业经常出现新技术。在华为和思科的企业推特中,最流行的是象征图片和行为图片,它们分别代表了新技术的概念和两家公司开展的活动。仅在华为的图片中发现了反应型和分类型。反应过程描述了参与者之间的眼神交流和身体接触,因为华为受到高语境、长期导向和集体主义文化取向的影响,强调合作和关系的建立。分类过程主要与华为的行业研究成果相关。言语类型在华为的图片中比思科更普遍,因为华为受高权力距离文化导向的影响,强调企业领导者和技术专家的意见。分析类型在思科的图片中使用的频率要高于华为,因为思科具有更高的不确定性规避文化取向和分析思维模式,其常对新技术的复杂概念进行阐述。管理层成员出现在华为图片上的频率要高于思科,这可能是受高权力距离文化取向的影响。思科员工在照片中出现的频率更高,而华为员工在视频中出现的频率高于照片。思科的照片中显示的普通人要比华为多,这是因为思科所在的美国社会权力距离更小。两家公司的无语境图片数量都略多于有语境图片,这可以根据信息通信技术行业的特点来解释,其以任务为导向的,在交流中直接而明确。(4)供用特征:两家公司都使用表情符号和表情符号来象征和强调某些特定事物,或者让推文具有情感吸引力;附加动图和视频来显示多媒体信息;增加了超链接以提供进一步的信息;引用或创建标签,从而吸引人们关注特定社区感兴趣的话题;提及其他用户与之进行互动。由于华为的推特账号由一家美国数字营销公司进行日常运营,因此华为与思科有类似的供用特征。最后,本研究分别为研究人员、实践人员及教师提供学术、实践及教学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