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制度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eh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争议案件的产生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律制度的完善密切相关,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数量迅猛进地增长,已成为民事审判案件主要类型之一。劳动争议的解决机制主要包括仲裁和诉讼,两种方式在解决纠纷中各自利用自身优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仲裁与诉讼之间衔接不当致实际中出现诸多问题,如管辖范围不统一、仲裁效力架空、证据重复提交等问题。加强仲裁与诉讼之间的有效衔接、提高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办案效率、缓解当事人之间的尖锐矛盾是在下当务之急。本文在厘清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人社部出台的意见提出一些完善建议,期待仲裁与诉讼之间得以合理有效的衔接,全文除去绪论共包括三章:第一部分为劳动争议及其解决机制的概述。首先介绍劳动争议的概念和特征,劳动争议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法规定的范围内发生的与劳动关系有关的争议,劳动争议案件具有高位运行、案件类型多样又相对集中等特点。其次介绍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衔接关系和立法规定。最后对先裁后审模式进行评价,从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方面进行了评价。第二部分通过列举案例式方法从程序和效力角度探讨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制度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分析成因。仲裁委与法院属于两个性质不同的审判机构,双方由于在法律理解和适用上存在差别、对案件的审理情况缺乏沟通,导致仲裁与诉讼之间在立案管辖地、仲裁裁决效力和起诉时间等方面出现一系列衔接不畅问题。第三部分为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的完善建议。首先应从立法上不断地完善仲裁与诉讼之间的漏洞,弥补法律空缺。其次仲裁与诉讼的有效衔接离不开仲裁机构和法院的日常沟通协助,为了更专业的审判劳动争议案件建立独立的劳动审判庭也是必要的。
其他文献
通过建立光伏逆变器接入配电网稳态分析模型,以接入点运行电压、最大运行电流和SPWM调制控制条件为约束,分析了不同工况下逆变器的无功调节能力。构建接入配电网运行时面向电
目的:观察中央性前置胎盘的临床表现及结局,探讨其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9月至2015年6月283例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产后出血
随着环保理念的提升,新能源汽车不断增多。传统燃油车对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大,全球资源问题不断凸显,全面提升环保意识,增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各汽车制造企业关键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