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磷渣混凝土在岩石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_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生态护坡技术——植被磷渣混凝土技术,研究的核心是对植被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改良,即原材料中除了种植土、谷壳、水泥和植物纤维等组成外掺加磷渣固废材料,磷渣作为一种活性混合材料,取代部分水泥后不仅能够降低植被混凝土基质的碱度,还可为植物生长提供所需的磷元素。植被磷渣混凝土技术的研究不仅能够达到生态护坡的主要目的,还充分利用了固废材料,具有变废为宝、保护环境、降低成本等重要意义。  本文研究主要分为试验研究和岩石边坡工程应用研究两个方面:  (1)试验研究方面,首先通过调整植被磷渣混凝土原材料中水泥和磷渣两种胶凝材料的掺量制定了9组基质配合比,分别进行了各组基质的容重、含水率、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剪强度、草植发芽率等基本性能的研究,分析试验结果得出了综合性能最佳的配合比为水泥掺量5%、磷渣掺量10%的植被磷渣混凝土基质;另外,将最佳配合比的植被磷渣混凝土应用到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某公路边坡并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植被磷渣混凝土在土质边坡的修复效果优于在岩石边坡的修复效果,岩石类边坡上基材的厚度明显对植物生长影响较大;植被磷渣混凝土喷播覆盖土工布遮阳养护的植物生长状况较好,可有效防止植被磷渣混凝土边坡产生龟裂现象;植被磷渣混凝土在喷播10d后具有一定的抗冲刷能力。以上的现场试验结果证实了植被磷渣混凝土技术用于公路边坡生态修复的可行性。  (2)岩石边坡工程应用研究方面,植被磷渣混凝土技术应用于重庆市悦来生态城田家湾支路段岩石边坡,且边坡生态防护应用效果基本成功,尤其是在春季波斯菊盛开时,边坡具有极佳的观赏效果,后期边坡未出现基材流矢、垮塌等现象;本文通过建立边坡的力学模型,对植被磷渣混凝土基材层受力分析并建立受力平衡方程,结合弹性力学理论推导出植被混凝土层中与锚钉表面接触处的最大应力值公式,将边坡工程参数和试验结果代入算出7天、28天龄期时锚杆在植被混凝土层中提供的平行于坡面的最大应力均小于植被混凝土层的极限应力,证实了边坡上植被磷渣混凝土层早期的力学稳定性;原材料经济成本方面,植被磷渣混凝土<高次团粒技术<CBS植被混凝土,表明了植被磷渣混凝土具有理想的经济效果。
其他文献
教师的真正发展不仅应考虑个体教师知识态度和技能的提升和改进,还应考虑教师工作环境中的学校组织文化和结构。20世纪70年后,团队教学在美国开始应用于高等学校,在传统的学
压裂施工过程中,整套设备网络链接可靠,控制步调一致,作业协调有序,是精确压裂作业的保障。压裂机组仪表车是整套设备的监控中心,协调监控整套压裂设备施工作业,其监控系统优
在机器人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对类人型机器人的研究已从简单的模仿人双足步行发展为全方位类人,它拥有人类的外形特点,较易适应人类的环境并为其服务。类人型机器人在服务、娱乐
信息社会中数据的爆炸性增长,“丰富的数据与贫乏的知识”问题的日渐突出,带来了对强有力的数据分析工具的需求。决策者迫切需要将海量数据转换成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数据挖
“无须刻意求佳境,自有奇峰报晓春。”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让我们直面意外,善待
地震是人类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它不仅会造成大量建筑物破坏和坍塌,而且在其次生灾害中造成的间接经济损伤更是巨大。交通网络是整个防灾减灾系统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与
随着水上活动的增加,水上险情一直威胁着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水上险情进行救援愈发显得重要。为了鼓励相关部门提高救助效率,号召普通民众参与救援,保障遇险人员的生命与财产
随着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部门提出了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CTCS(ChineseTrain Control System,中国列车控制系统)的策略。CTCS-3级列车控制系统能够满足运营速度350km/h、最
该文首先布置了导航所需的传感器系统、计算机系统及执行控制系统,选择了测量传感器信号的工业控制卡.考虑到发动机各种工况的复杂性,选择交流电机作为JLUIV-IV的主驱动电机,
本文工程背景为吉林省省道榆树至江源公路营林至那尔轰岭段二级路K27+923大桥,该桥形式是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本文从其可行性研究,桥梁上部理论结构计算,上部结构的有限元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