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有制改革是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目前,国内学者对当今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改革问题的研究已相当深入,出版了不少专著,发表了不少论文,可以说是硕果累累。但从已有成果看,大都是国别研究或现状介绍,对当今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改革专门进行比较研究的不多,综合比较的就更少。所以,为了全面了解当今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改革和调整的理论主张及最新进展,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深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本文在学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改革的理论主张和实践进行了简浅的比较。 首先,本文对当今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构建的历史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和分析。认为中国改革前对所有制结构的构建和调整,经过了一条没收官僚资本、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农村公社化运动和“割资本主义尾巴”的路径,按“个体经济变为集体经济,再从集体经济变为全民经济”的思路来进行的;越南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公有制建立问题上与其他国家最大的不同,是在北南两个不同区域和不同时期进行的;老挝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从私营工商业开始,然后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朝鲜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是沿着重要产业国有化运动、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农业合作社和国营农场的路子进行的;古巴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主要是通过城市工商业的全面国有化和农业的国营农场化实现的。各国虽然在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公有制确立的具体措施和时间不同,但大都片面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消灭私有制”的论述,照搬苏联模式,脱离本国国情,违背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求,盲目追求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走过一段弯路。 其次,本文对当今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改革和调整的理论主张进行了比较。认为在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和非公有制经济地位问题上,中国、越南、老挝、古巴都突破了原来计划经济条件下单一的所有制模式,主张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如中国主张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越南认为依法开展经营活动的各种经济成分都是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老挝主张各种经济成分在法律面前平等;古巴主张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而朝鲜认为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只有公有制一种,否则就会侵害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