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发展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关键,是促进我国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国家建设中的巨大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即把建立比较完备的科技体制、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提上日程,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研究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1949-1976),有利于促进科技发展,对当今中国科技发展和进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总结归纳法,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1949-1976期间科技政策的制定、科技实践的发展及其对当今科技研究的现实启示。首先,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围绕“为国家建设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总方针,调整了科研机构、培养了科技队伍,使得新中国科技得到初步发展;其次,详细论述了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以往的经验中,更加重视发展科技,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以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制定了新中国科技发展的第一个远景规划、开展了范围更广的科技交流等等,使得新中国的科技进一步发展,为以后新中国的科技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次,阐明了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文革”时期,在“左”的政策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科技遭受摧残,但仍取得了“两弹一星”伟大成就,使我国的国际地位得到很大的提高;最后,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与实践研究(1949-1976)对当今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启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研究和学习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和实践对当今我国的科技进步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和开展新时期中国的科技外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