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冬季民间饮食文化建构的智慧与策略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aibo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东北地区民间特有的冬季饮食文化为研究对象,运用民俗学、人类学等理论,通过田野调查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着重去发现小传统持有者对抗自然生境异己一面的智慧,及其冬季民间饮食文化建构的合理性。众所周知,包括饮食文化在内的东北文化长期滞后于中原地区,本文以其南部能够率先吸收到中原文化的城市,辽宁沈阳地区为个案,展示民众在漫长、寒冷的冬季特定自然条件下围绕果腹而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的场景,展现劳动民众对抗寒冬的智慧与策略,并关注这些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而来的传统知识的现代遭遇。而寻找饮食活动背后的文化理性是论文的目的所在。本文除绪论和结束语外共分五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的是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方法与不足。第一章分别介绍东北地区和沈阳市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文背景。勾勒出区域内民众在冬季特定自然生境下采取的衣、住、行、食全方位越冬准备场景。第二章首先介绍民众围绕“果腹”这一第一要务而采取的一系列策略。冬储活动旨在应对冬季蔬菜品种的匮乏,这样的措施是绝对必要的。其次,阐述热衷于喝酒吃肉的东北饮食现象,是因食物所具有的御寒保暖功效才成为普遍。这些知识均为广大民众在长期实践中的创造,是合宜的选择。第三章比较南北方民众食物储备的异同。腌制食俗、晾晒食俗等不单见于东北,在四季食材相对丰富的南方地区也十分普遍。阐述不同地区民众的饮食性情因所处生境的不同而异。饮食文化虽然依托生态区位建构,但是不同地区与民族的饮食文化可以进行跨界的借鉴、交流与融合。第四章指出东北民众运用于饮食生活中的审美情趣与哲学理念。东北虽然在文化上始终滞后于中原,但却并不妨碍其民众审美意识的觉醒。探讨粗犷、朴实的饮食文化中符合“和谐”哲学思想的方面。第五章阐述东北冬季独特的“食谱”已成为东北文化的表征。介绍冬季饮食文化的现状,传统生活的经验、知识、策略在科学发展的现代生活中的传袭状况,既实现了延续也发生了淘汰。阐述现代科学知识对传统的冲击,科技的进步给日常生活带去更多机会和选择,一些传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改变。我们可以在任何时期、任何地区发现民众为适应生境做出的努力,并在践行当中积累出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在横向时空中相互借鉴又在纵向的历史时期世代传袭。在历史进程中,传统的变异不可避免,而传统因何而变,又将变成如何,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话题。
其他文献
<正>电影贴片广告也叫随片广告,是由广告运营商与电影制作方、发行方、放映方三方合作,将商品或者品牌的广告直接注入影片拷贝,在电影放映前播出的广告。
网络建设是中国移动事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特别关键的一步,随着3G网络建设提上日程,对于中国移动承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网络,目前以至于以后网络建
<正> 组成:防风银柴胡乌梅五味子各10g水煎。每日一剂.早晚服。适应证:凡过敏试验阳性者。均可采用. 随证加减;过敏性荨麻疹属风寒者.加桂枝、麻黄,升麻、荆芥,风热者加菊花
客户关系管理(CRM)是酒店业经营的重要课题,其应用是酒店管理者最重视的管理工具之一。人力资本乃是酒店竞争力的基石,而客户资本则与酒店的营运绩效具有直接的关系。
<正>在每年的全国数学联赛备考中,难免需要仔细研究往年试题,笔者发现2011年全国及各省的预赛题中某些题目本身有错误,本文仅做纠错,不当之处请指正,也期待读者更深层次的研
期刊
建设中医药强省已成为广东省的重要发展战略,中医中药产业将成为广东省的支柱产业。随着中医药企业研究开发能力及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中医药行业集中度以及
投资决策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务决策,也是影响一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然而,相对于理论分析中的最优投资规模而言,企业总存在着投资不足或过度投资等问题。对此传统经济学理论
资金是推动高科技产业化的重要力量,资金的缺乏对高科技企业的创业和成长都构成致命的约束。而目前我国高科技企业普遍面临着融资渠道不畅、资金供给不足的问题。因此进行融
本文主要讨论清入关前努尔哈齐与皇太极对明廷的军事战略战术问题。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边备废弛,呈现一派衰败之势,建州女真趁机崛起。本论文针对努尔哈齐与皇太极时期战略
<正> 近读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北京版《三国演义》,见其第三十七回刘备第二次访问诸葛亮时,这样写道:“至中门,只见门上大书一联云:‘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此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