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理论视阈下,叙事通常是指叙述者与受述者直接对话的小说创作模式,是理解及阐释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事实上,叙事也往往被称为“元代码”或人类的共性,讲述故事本身已被广泛认同为一种人类认知的基本模式。叙事方法形式多样,其作用也千变万化。叙事从其发展伊始即被视为跨学科、跨媒介研究的课题。近年来基于互联网新媒体的叙事模式已经吸引各行业领域众多研究者的注意力。当代文化已逐步从文字文化进入到图像文化时代。在众多领域诸如艺术史、神经医学、政治科学、文化研究等,图像都已成为其研究对象。在文化研究领域,图像文化成为媒体文化或大众文化的代名词。图像文化是指在大众传媒影响下出现并发展起来的当代社会文化。图像文化的出现和发展表明媒体对大众舆论领域的公众兴趣、价值取向等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并具有广泛的导向作用。詹妮弗·伊根是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凭借《恶棍来访》,伊根获得2011年普利策奖、(美国)2010年国家书评奖等42项欧美文学大奖。伊根文风优雅,叙事独特。她在作品中不仅灵活采用了传统的叙事手法,还巧妙运用了诸多后现代叙事策略。虽然伊根创作技巧灵活多变,但其作品的主题及核心问题却始终如一。她对图像文化在美国社会大众中的影响力具有明确的认识,将其作品叙事和对图像文化的深入探析有机结合,通过叙事,不断探索图像文化及与之相关问题,如人的自我塑造和重塑、时光流逝中人的失落悔恨、自我救赎、科学技术新媒体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等。本论文按伊根作品创作顺序,对《隐形的马戏团》、《风雨红颜》、《塔楼》、《恶棍来访》和《黑匣子》展开研究,从作品叙事入手,试图揭示伊根作品的叙事技巧和叙事实践,探讨作品叙事是如何从不同角度反映图像文化及作者对于图像文化的探索。从20世纪60年代反文化运动、模特意象、恐怖主义、哥特式文风下现代化交流模式,到音乐艺术产业变迁中的“时间恶棍”形象,PPT叙事,“推特”叙事模式,伊根对图像文化相关问题的关注几乎在她的所有作品中都有体现,她在作品创作的不同时期,从不同角度,一步一步深入探索图像文化。小说《隐形的马戏团》主要采用“内聚焦”的叙事模式来展现20世纪60年代反文化运动对小说主人公一代的影响。在这部小说里,伊根开始关注图像文化相关主题,探讨20世纪60年代的反文化浪潮中媒体表现所发挥的作用。此外,还探讨了如何从外界获得自我身份认同的问题:在外界尤其是图像媒体的影响下,自我往往被看作是自身的抽象映像。在小说《风雨红颜》中,伊根采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替转换叙事讲述故事。在第一人称叙事过程中选用了不可靠叙事来讲述主人公的故事。这部小说从深层上探讨了图像文化时代人们如何找寻自我等问题,它同时有力地表明了小说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以虚构的形式讲述着事实真相。在小说《塔楼》中,伊根对传统的哥特式小说进行大胆革新,以男性声音讲述故事,以开放的结局颠覆传统叙事。《塔楼》采用元小说叙事,小说中正在讲述故事的人物声音往往被另一叙事者打断。伊根颠覆传统哥特小说叙事的同时又保持叙事的完整性和人物刻画的多样性,小说人物都被刻画得有血有肉。但同时,小说人物或者是身体上或者是精神上都处于“囚禁”状态。如果说在小说《风雨红颜》中伊根直接探讨图像文化尤其是在图像盛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如何找寻自我,那么在《塔楼》中她是以俯瞰的角度审视这一文化现象,探索新媒体发展时代人的生存方式及人性等主题。在小说《恶棍来访》中,伊根除了采用元小说叙事和不同人称交替转换叙事之外,还采用更多非传统叙事策略,其中包括多主线的狂欢化叙事,时序倒错,戏仿,黑色幽默,ppt叙事等。通过使用这些不同的叙事策略,该书充分展示出伊根对当今社会的冷酷无情和道德丧失的感知。在《恶棍来访》中,通过丰富的叙事技巧和人物刻画,伊根试图捕捉当下高科技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同时,每个人心底的自我毁灭的暗流和渴望救赎的人性本能,探讨人们在艺术与音乐里逃避时光的无情流逝,从而挖掘时间、记忆、荣誉、爱、失落、救赎、命运、延续与断裂等诸多主题。伊根2012年最新力作《黑匣子》延续了其作为“反文体”作家的风格,小说语言有如叙事诗,同时又令人忍俊不禁。作品的“推特”发表形式如同每晚固定时段播出的电视连续剧,而在电脑、手机等屏幕前的读者如同电视观众一样,享受着与众不同的阅读体验。该作品被视为最大胆的叙事实验和对当代图像文化最直接的探索。同时作者有意识地使用了第二人称叙事:“你”不再像以往读小说或看电视那样一味地被动接受,而是不知不觉被拉入并参与情节发展。伊根借用《黑匣子》第二人称“推特”叙事,以科幻小说的形式大胆进行叙事实验,表达了其作为作家对新媒体盛行时代文学创作模式的探索,对“9·11”的反思,对后“9·11”时代美国国家安全、全球安全以及世界未来发展的思考。通过对伊根作品叙事的分析,本文认为伊根不仅是一位小说创作形式的开拓者和实验者,同时也是一位密切关注当代社会思想文化的智者。她在作品叙事手法上勇于探索,创作出了一部部具有深刻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优秀作品。伊根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她不断创作出形式各异的文学作品,而且在于她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当今美国文坛和文学创作走势,为“后后现代”语境下文学创作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伊根的创作手法是传统和后现代的完美结合,她的作品不仅向传统写作模式致敬,同时颠覆并重塑了传统写作模式。然而,已有的文学文本并不是伊根创作灵感的唯一源泉,她的小说形式创新也并不是单纯的标新立异,而是具有更为富有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体现了作者对新媒体时代文学叙事及人类生存方式的密切关注。伊根始终保持自己小说形式试验的先锋色彩,时时站在时代的最前沿,保持思想的先锋性。伊根作品体现了她对当下图像文化的密切关注,以及对当代社会乃至未来的关注。她对叙事策略孜孜不倦地进行实验,对图像文化层层深入挖掘探寻,所有这些,必将对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并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