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乃民生之本,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存、发展与家庭的幸福,还关乎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大潮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显得日趋严峻。在此大背景下,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聋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显得更加突出、更加值得关注。我国聋人高等教育发展时间短,在教育资源、就业保障等很多方面都不完善,所以在就业方面会出现许多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河南省两所高校的聋人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多角度的调查与分析,希翼为提升聋人大学生就业质量提供更理性的对策支持。 通过问卷调查、个案研究、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两所高校的往届聋人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调查,同时结合在校聋人大学生关于就业的认识,用饼状图、文字记录等方式将调查结果呈现出来。发现聋人大学生就业存在以下问题:专业对口率较低,收入普遍偏低,个别职业受到现行政策限制,难以从职业中获得满足感,各地残联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等。通过深入的调查分析,结合国内外残疾人教育、残疾人就业保障制度、聋人高等教育等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有关聋人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没有落实到位,现有的教师资格证制度限制了聋人大学生的从教权利,社会上对聋人的偏见与歧视依然存在,福利性企业安置功能的弱化,招收聋人大学生的高校专业结构不合理,聋人大学生现阶段所用的教材不科学,师资队伍专业素养不高且流动性大,以及家长对聋孩子的过度保护等。 基于上述问题及归因分析,文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主要从国家层面、高等特殊教育层面、家庭和个人层面共计十四个视角进行论述。主要包括加强残疾人就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落实,建立聋人大学生教师资格证制度,营造聋人大学生就业支持性环境,优化现有专业结构,提升特教师资的综合素质等。从多个方面着手,就如何做好聋人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提出了较为有效、可行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