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聋人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对策研究——基于对河南省两所高校的调查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0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乃民生之本,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存、发展与家庭的幸福,还关乎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大潮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显得日趋严峻。在此大背景下,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聋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显得更加突出、更加值得关注。我国聋人高等教育发展时间短,在教育资源、就业保障等很多方面都不完善,所以在就业方面会出现许多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河南省两所高校的聋人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多角度的调查与分析,希翼为提升聋人大学生就业质量提供更理性的对策支持。  通过问卷调查、个案研究、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两所高校的往届聋人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调查,同时结合在校聋人大学生关于就业的认识,用饼状图、文字记录等方式将调查结果呈现出来。发现聋人大学生就业存在以下问题:专业对口率较低,收入普遍偏低,个别职业受到现行政策限制,难以从职业中获得满足感,各地残联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等。通过深入的调查分析,结合国内外残疾人教育、残疾人就业保障制度、聋人高等教育等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有关聋人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没有落实到位,现有的教师资格证制度限制了聋人大学生的从教权利,社会上对聋人的偏见与歧视依然存在,福利性企业安置功能的弱化,招收聋人大学生的高校专业结构不合理,聋人大学生现阶段所用的教材不科学,师资队伍专业素养不高且流动性大,以及家长对聋孩子的过度保护等。  基于上述问题及归因分析,文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主要从国家层面、高等特殊教育层面、家庭和个人层面共计十四个视角进行论述。主要包括加强残疾人就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落实,建立聋人大学生教师资格证制度,营造聋人大学生就业支持性环境,优化现有专业结构,提升特教师资的综合素质等。从多个方面着手,就如何做好聋人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提出了较为有效、可行的对策。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国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在专家的引领下认识到了语文教学中语文思维培育的重要意义。教师们对语文思维培育的关注与语
期刊
公正是社会的首位价值,公正行为是一种等利害相交换的善行。在制度公正的社会里,互惠合作的社会系统如何能够更持久和更稳定地运行,这有赖于人们良好的社会公正意识。人类行为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面对日益丰富的公共产品和社会资源,人们开始重视各个领域中的公平问题。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教育资源的优化共享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
期刊
详细讨论了复合次极直线电机驱动的活塞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案、结构组成及其可行性。研究表明 ,样机在性能上更加优越 ,结构上更加合理 ,具有传动效率高、活塞行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