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代中国公民社会蓬勃发展、高校去行政化趋势日益显著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群体以其鲜明的政治观念、强烈的主体意识、明显的个性需求等特征,日益成为校园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而学生组织则是大学生参与高校治理的重要载体。
本文以治理理论、学生公民权为理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我校学生组织在校园治理中的角色定位与参与路径。目前,我校实际参与高校治理的主体开始趋向多元化,学生组织的治理优势也逐渐凸显。大部分师生认同学生组织参与高校治理,并对其参与治理必要性的观点上也达成了初步共识。但学生组织目前还只是高校某些管理部门的辅助者,参与治理的主体意识存在缺失,高校治理的主体结构不够合理,部分高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欠缺服务性,相关制度保障亦尚未完善。而学生组织在高校治理中的参与路径现状亦是喜忧参半。学生组织实际参与治理的领域正在不断拓展,参与方式逐渐丰富、趋向多元并存,学生组织在高校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未来发展也较为乐观。但学生组织在高校治理过程中仍存在着较多问题,如学生组织参与治理的民主环境还未形成,参与高校治理的路径主要是上传下达型的参与,学生组织参与治理的能力有所欠缺,学生组织参与治理的领域不太均衡等。
针对于此,笔者借鉴美国和香港等地的高校学生组织参与管理的经验,构建了以治理理论为基本框架的学生组织参与治理模式,并提出了完善高校学生组织参与治理的相关建议。未来,我国应加快形成民主参与的社会环境,完善学生组织参与高校治理的相关制度保障建设。高校应扩展学生组织参与高校治理的多重领域并创新参与途径,加强管理者对多元治理主体的认同意识。大学生应不断激发参与高校治理的主体意识,培育学生组织在高校治理中的参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