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力部门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部门,是能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国家能源安全、社会稳定,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深入,电力部门的产业结构、与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产业关联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对电力部门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投入产出关系进行研究,是把握电力部门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化关系,制定电力发展策略的关键。本文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以我国电力部门与国民经济的相互关系和发展现状研究为背景,从理论方法和计量分析角度对电力部门以及国民经济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将电力消费数据引入RAS法以解决其使用中存在的困难,并将投入产出表更新至2006年。在此基础上,应用归因矩阵(Causative Matrix)模型和进出口合理度指数法研究了2002~2006年我国经济结构变化的原因和进出口结构变化的合理度;应用投入产出数学模型对电力部门进行了经济联系分析、经济结构分析、经济效益分析、协调程度分析、投资诱发分析、价格政策模拟,从整体上研究了我国电力部门的产业特性、发展现状及电价变化的影响。同时对煤炭、石油等其它能源部门的产业特性和发展状况也进行了计量分析。在基本SDA(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模型基础上设计了各部门电力消费变化分解模型,对1995~2005年我国各部门电力消费变化进行了用电强度变化、中间需求变化和最终需求变化的因素分解。设计了进出口包含电量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了2005年我国进出口包含电量、研究了我国进出口结构变化是否有利于节能降耗以及我国出口关税政策调整对节能减排的影响等。将投入产出分析与线性规划相结合,设计了2006年各部门电力消费的理论最优方案,并与实际情形相比较,分析了2006年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不合理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