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翻译观角度看萧红小说中民俗的英译研究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6次 | 上传用户:pjq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发展和文化学派的兴起,人们开始意识到翻译所涉及的社会文化及文化语境问题的重要性,因此,翻译的“文化价值”便逐渐成为翻译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苏珊巴斯奈特是世界翻译理论界最重要的翻译理论家之一,是建议翻译研究应该进行“文化转向”的第一人。在她的《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中系统地介绍了文化翻译观的内容。葛浩文在他的译著里通过采用各种翻译策略充分体现和运用了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葛浩文是世界知名的翻译家,是目前最优秀的中国文学翻译家,他极其熟悉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因此,萧红的代表作《呼兰河传》就成为他翻译的第一部中国小说。《呼兰河传》用简洁的、诗一样的语言描写了萧红的家乡呼兰县以及当地受封建思想严重影响的人们的生活状态。葛浩文恰当地处理了其中的民俗翻译问题,向西方读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中国东北民俗画卷。中华文化,特别是民俗文化,反映在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以其独特性和丰富多彩而享誉全球,例如:服饰、食物、住房等等。我国多民族的、根深蒂固的民俗文化就是我国特殊而宝贵的文化资源。民俗因其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不同,因此,研究民俗翻译就在文化翻译研究的大背景下进行。本文从文化翻译观角度,结合文化翻译观的理论知识,以民俗翻译为例探讨了在中国民俗英译中对文化输出的翻译和处理方法,旨在诠释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的实际价值以及对解决翻译过程中的处理文化空缺问题的指导性意义,了解文化翻译策略的优越性,以更好地促进文化传播的发展,实现跨文化交流。
其他文献
漫长的设计发展史中,家具设计日趋成熟,主要表现为设计理论的不断完善、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家具品类的不断丰富。20世纪70年代爆发的“能源危机”,推动了着眼于生态平衡
21世纪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新世纪。如何在未来的经济竞争中获得优势,世界沿海国家都已普遍认识到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性。2011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
目的:本研究以高脂饮食诱导为糖尿病前期高胰岛素血症状态的KKay小鼠为糖尿病试验动物模型,通过给予游泳运动生活方式和DPP-4I(西格列汀)药物干预,观察KKay小鼠体脂分布的变化,血清
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当前我国林业经济与政策领域中得到关注最多的热点问题之一,改革着眼于激发农户森林经营积极性、提高农户营林收入、提升集体林资源配置效率。基于
目前,英语写作以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领域里。写作能力在听、说、读、写的四大技能中,是一种“输出”能力。学生的写作能力通常是最后学习的一种技能。国内外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作为占总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它的法治化程度成为制约着整个国家法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法治是民主的保障,民主是法治的
就如今我们所生活的时代而言,不仅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时代。现在中国在变,中国的媒体在变,中国的记者也在变,中国的记者之变是群体性蜕变,这种变,纠缠
移动互联网安全是一个新兴领域,要探究在这一平台上可能存在的安全威胁,就必须对有代表性的恶意攻击行为进行研究和分析。任何一个新平台刚开始普及的时候,其上的恶意攻击行
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材评估为教材选择、改编与开发,以及教师对已有教材进行调整和补充提供科学依据。随着新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
考试历来是进行教育评价、教学测量的基本方法,也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语文考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语文考试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反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