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藻溶血素分泌的理化条件及溶血作用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h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藻在淡水水域和海洋中均有分布,是引起水域发生水华和赤潮的主要种类之一。蓝藻的大量繁殖及蓝藻溶血素的产生会造成水质恶化,危害人和水生生物的健康,从而造成鱼类和贝类的减产,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了极大经济损失。因此,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下,通过对鱼腥藻(Anabaena Va-Kiabilis OL S1)、聚球藻(Synechococcus PCC 7310)和聚球藻(Synechococcus PCC 7003)三种蓝藻胞外分泌物的分离、提取和红细胞的溶血实验,结果表明鱼腥藻(A.Va-Kiabilis OL S1)能够分泌一种使新西兰兔红细胞溶解的溶血素,聚球藻S.PCC 7310和聚球藻S.PCC 7003分泌的溶血素活性很低;鱼腥藻溶血素为胞外分泌物,鱼腥藻在对数生长末期开始分泌溶血素,到稳定期毒素最多,在停滞期、对数前期均没有检测到溶血活性。 通过对鱼腥藻分泌溶血素理化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溶血素分泌与鱼腥藻培养条件密切相关。鱼腥藻在24~35℃时溶血素分泌较多,溶血素分泌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8~30℃,温度过高或过低均对溶血素的分泌有抑制作用;在正常光照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加大,藻类生长加快,藻类溶血素分泌也随之增多,但分泌量没有明显差别;pH在7~9之间时,藻类分泌溶血素含量高,pH<7及pH>9对鱼腥藻溶血素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添加氯霉素对鱼腥藻溶血素的分泌没有明显抑制作用,添加10~20μg/mL的甘油,能显著增加溶血素的分泌量。甘油是脂类合成的前体,实验过程中添加甘油后,鱼腥藻分泌毒素含量有所增加,由此推测该藻分泌的溶血素可能含有脂类结构,该溶血素可能不是蛋白质类溶血素。 本文通过对不同动物红细胞溶血作用研究发现,新西兰兔红细胞对鱼腥藻溶血素最敏感,大鼠和人红细胞次之,金鱼和猫血红细胞则对该毒素不敏感;鱼腥藻溶血素在0℃基本没有溶血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活性增强,并且产生溶血反应的停滞期也缩短;溶血活性随pH降低而升高,当pH=5.0时,基本达到阳
其他文献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随着研究的发展,学者们开始将研究深入到微观层面以探寻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途径。金融发展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
美术教育教学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环节之一。文章根据心理学中个体积极性调动的原理,结合实践性教学,对目前初中生学习美术存在的问题
根据漂染废水的特点,提出了UASB-接触氧化组合工艺的处理方法.实践应用表明,废水COD由1000~1500mg/L降至100mg/L以下,色度由200~300倍降至30倍左右.该工艺充分利用原有的设施,
针对高压电力系统容量提升,自主研发了高电压输电设备——GW27-252/J5000-63型高压交流隔离开关。详细介绍了该产品正常使用条件、主要技术参数、结构性能、试验情况及产品研
目前高校动漫教育存在着一系列与动漫产业需求相脱节的矛盾。文章通过分析问题,研究对策,旨在促使高校动漫教育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在标准方法测定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非成品汽油的辛烷值、芳烃、烯烃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校正模型,并用常规分析方法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实验表明,
高压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薄弱环节,为解决如何防止输电线路雷击闪络、避免雷击跳闸的难题,研究了关键参数雷电流分流系数及影响它的两个重要方面雷电流幅值和最大陡度。用EM
<正>可能与大多数国内读者的认知有些差异,西方古典歌剧这个集多种艺术形式之大成,代表古典音乐发展最高成就的艺术种类,即使在其发源地意大利,也已是"阳春白雪"、和者寥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