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催化的烯基卤化物对α-酮酰胺的分子内亲核加成反应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rgreghrtgtrg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渡金属催化领域,卤代烃是重要的偶联组份,常作为亲电试剂与一系列亲核试剂发生反应。近年来,将其作为亲核试剂参与反应的研究正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并由此发展了一些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然而,这类研究依然处于初始阶段,反应类型比较局限,偶联组份常局限于芳基溴/碘化物。论文对烯基卤化物在镍催化剂下的亲核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实现了其对酮酰胺的分子内亲核加成反应。首先研究了镍催化的烯基溴化物对酮酰胺的分子内亲核加成反应。以N-(2-溴烯丙基)-2-氧代-N,2-二苯基乙酰胺为标准底物,通过对温度、溶剂以及配体等反应条件的优化,发现以5mol%NiCl2(PCy3)2为催化剂,两当量的二甲基锌为还原剂和碱,在1,4-二氧六环溶剂中,25℃条件下,反应以82%的收率获得目标产物。并在此条件下考察了反应的底物适应性。同时,通过提高温度至50℃,发现烯基氯化物在上述条件下也能顺利发生反应,在标准底物的反应中获得75%的收率,并考察了一系列烯基氯化物底物的反应。其次,考虑到二甲基锌试剂易燃、有毒有害不安全因素,同时也为避免Negishi偶联副产物的生成,以NiBr2(dppe)为催化剂、锌粉为还原剂对上述反应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温度、溶剂等条件的优化,发现在 10 mol%NiBr2(dppe)、2.75 当量锌粉、混合溶剂(VTHF/CH3CN = 7/1)、75℃条件下,反应以95%的收率获得产物且具有较好的底物适应性。论文中共合成了 20个新化合物并进行了1N NMR、13C NMR、质谱等结构分析鉴定。
其他文献
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作为一种高效、无损、安全、环保的分析技术,已经在石油石化、农业、医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建立稳健性好和准确性高的化学计量学模型是NIR
目的:P450单加氧酶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参着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多种进程,包括一些类固醇物质的生物合成、药物和脂肪酸的代谢等,细胞色素P450酶系因其种类和催化反应类型的多样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日趋成熟,无线传感网络、嵌入式传感器、各类植入式传感器等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应电子元器件逐渐向微型化、集成化、寿命长方向发展。同时超低功率
我们考虑赋予黎曼度量g以及正交联络的n维流形M,我们利用E.Cartan的方法将挠率张量分解成三个部分。我们计算在挠率是全反对称情形以及向量情形的曲率范数,研究正交联络下的
一、问题的提出根据法律规定,代表执行职务的主要方式是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参加闭会期间的活动。据株洲市人大对代表执行职务情况的抽样调查:关于人大代表作用的发挥情
随着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不断发展,配电网得以采集广域信息并集中于控制中心统一处理,为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提供了数据条件。但是,现有故障定位方法的应用仍存在两大难题:一方面是配电网量测设备较为落后,无法满足方法对故障特征的高精度需求;另一方面是针对高阻接地、中性点接地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等特征不明显的故障情况,缺少在量测设备有限条件下的有效故障定位算法。为此,本文从数据驱动角度出发,重点研究了机器学习方法在
利用包覆再生剂的胶囊增强沥青混凝土的自愈合性能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具有多腔室结构的海藻酸钙自愈合胶囊粒径大、再生剂含量高、具有明显的应力响应特性,在循环荷载作用下无需破裂就能够逐渐释放腔室内的再生剂,从而提升沥青混凝土的自愈合能力,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沥青混凝土自愈合技术。但是,单一壁材的多腔室海藻酸钙胶囊存在机械强度低、易出现再生剂暴释和突释、实际荷载作用下的释放行为和愈合效果不明确、再生剂的释
学位
钼基化合物具有多变的价态和丰富的化学性质,作为电化学储能材料,它们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导电性、机械和热稳定性等使其成为研究的热点。本论文以钼基纳米氧化物、碳化物
原苏木素A是传统中药苏木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免疫抑制、抗癌、抗炎、抗氧化等多种活性。由于原苏木素A在苏木中含量很少,提取困难,并且至今没有全合成报道,以至于不能满足药
钢结构建筑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有自重轻、施工周期快、施工精准,抗震性能好等优点。但是,钢结构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抗高温性能差。火灾对钢结构建筑的各部位都产生了巨大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