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方的纳努克》由美国人罗伯特·弗拉哈迪于1922年拍摄完成,其作为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开创了一代纪实形态的影片风格,奠定的许多经典纪录理念从影片公映之后就不断被后继创作者学习和模仿,对世界纪录影片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纵观中国纪录片发展史,直到90年代初《北方的纳努克》纪录理念才在中国得以继承和运用。荣获1992年亚广联奖的《最后的山神》无论是在纪录题材的选择、还是在叙事风格和纪录方式上,几乎都与70年前的《北方的纳努克》表现出很大的相似性,因此有人把《最后的山神》称为“中国的《北方的纳努克》”。《北方的纳努克》奠定的经典的纪录理念在西方许多国家影响深远,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刷新世界纪录电影美学规范的“直接电影”理论就是继承和发展了《北方的纳努克》当中的纪实理念,但是《北方的纳努克》纪录理念在中国纪录片开创后的几十年都没有得到继承和运用,直到70后才有了类似《北方的纳努克》的纪录片《最后的山神》的出现,为什么?本文意在从这一问题出发,探讨“是什么原因导致《北方的纳努克》奠定的经典纪录理念在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中缺位70年,又是什么原因让其最终得到了回归”。本文除引言、结语外,主体部分共分为两大部分:引言不仅是行文的一个总体准备,也是全文逻辑的集中表述。这一部分,明确了本文的研究问题、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意义,并对目前国内在有关该问题方面的研究现状做了简要的文献综述;引言后的第一部分从纪录题材、纪录方式和叙事风格三方面对《北方的纳努克》和《最后的山神》进行了文本的对比分析,得出《最后的山神》纪录理念与《北方的纳努克》纪录理念一脉相承的现象,并论述了《北方的纳努克》在世界纪录片领域的影响力,接着引出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北方的纳努克》奠定的经典纪录理念在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中缺位70年,又是什么原因让其最终得到了回归?”;第二部分结合中国的特殊历史背景,从纪录片自身、意识形态氛围、经济体制以及美学思想等方面对《北方的纳努克》奠定的经典纪录理念在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中缺位与回归的表现和原因进行了较为清晰的分析和解释;结语部分除对本文论述问题的总结外还做了简短的检讨,诚实地总结了研究的不足,并指出导致不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