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商业银行的支付体系已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互联网模式下的第三方支付作为解决其发展瓶颈的一个有效工具,也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第三方支付发展初期,它是作为用户与商业银行中间人角色出现的,是对商业银行网上业务的补充,二者处于单一合作关系,但互联网相关技术的发展不断变革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第三方支付也随之迅速发展,其积累了大量用户使用数据,不断完善与创新自身服务内容与质量,倒逼商业银行改变自身经营模式,影响着银行存贷业务、中间业务等传统业务,从而影响银行经营绩效。面对二者关系由合作逐步转变为合作与竞争共存,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其日益强烈的挑战,如何化解风险与挑战,共同谋划合作新模式,不仅关系着双方能否实现互利共赢,更影响着我国现代支付体系的发展,社会效率的提高。本文从理论分析出发,根据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现状,探究了第三方支付发展对商业银行存贷业务、中间业务及其他方面的积极与消极影响,依据现状提出相应假设,并基于国内16家上市商业银行披露的年度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评价指标,完成了第三方支付发展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并分析了第三方支付对不同类型银行的经营绩效的影响及第三方支付对盈利因子、安全与流动因子和发展因子的影响,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三方支付发展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对商业银行盈利因子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发展因子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安全与流动因子影响并不显著;对国有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要大于非国有银行。最后基于相关实证结果,本文提出商业银行提升自身经营绩效水平的相应措施:一是以自身优势为引领转变经营理念;二是以创新驱动为主导拓宽业务范围;三是以人才技术为契机强化双方合作;四是以客户体验为重心布局生活场景。